[发明专利]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整体过河平移方法及其专用托换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2708.7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437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陈胜;陈辉;李宝亮;张国栋;刘辕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南方城建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G23/06 | 分类号: | E04G23/06 |
代理公司: | 南京利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56 | 代理人: | 任立;艾中兰 |
地址: | 223001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结构 建筑物 整体 过河 平移 方法 及其 专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物整体平移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整体过河平移方法及其专用托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大规模的城市再建设和旧城改造在全国各地正如火如茶地开展,在此过程中,有大量的建筑物面临着被强制拆除,其中包括一大部分建造时间不长,仍具有较大使用价值,但与城市发展规划相冲突的建筑物。建筑物拆迁为建设单位带了巨大经济损失,又带了建筑垃圾和噪声污染。因此,建筑物整体移位技术为城市建设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建筑物整体移位是指在保持房屋整体性和可用性不变的前提下,将上部建筑与基础分离,在机械动力作用下使上部建筑从原址移动到新址的过程。
在建筑物整体平移过程中,上轨道梁和上轨道梁一般都是临时性结构,重复性利用率低,但却是除新基础外造价最高的分项工程,平移距离较长时,则会远远超过一半平移费用。
另外,经检索目前国内未有建筑物整体过河平移案例,建筑物整体过河平移必须避免可能出现的不均匀沉降对建筑结构的不利影响,如果选择过桥平移则可能涉及平移路程较远、桥面标高与建筑标高不同,建筑物平移过程中涉及建筑物的整体升降,且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整体过河平移方法及其专用托换装置,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建筑物整体平移过程中传统的平移托换装置,重复利用率低,导致工程造价高的问题,而且有效解决了传统平移方法若选择过桥平移则可能涉及平移路程较远、桥面标高与建筑标高不同,建筑物平移过程中涉及建筑物的整体升降,且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问题。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1、一种砖混结构建筑物整体过河平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基础处理:在新旧基础过渡段平移轴线上铺设1.6米宽12㎜厚钢板;
2)、河道处理:包括河道的围堰、抽水、清淤、回填,回填过程中采用废料钢渣或1:1砂石进行回填,同原基础基顶标高,回填过程中采用铁三轮压路机分层碾压,经静载荷检测承载力不低于原基础承载力;
3)、建筑物托换:采用托换装置以原地圈梁作为托盘,直接利用千斤顶和内衬木方槽钢简支梁完成上部结构和旧基础的分离及托换,以内衬木方的长槽钢作为上轨道梁和下轨道梁,基础顶面以横向排放500mm长木方作为枕木;
4)、建筑物牵引:施加牵引力的地圈梁平齐处外设一道工字钢刚性梁;
5)、就位连接:上部结构就位、托换、基础连接。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用于如权利要求1所述砖混结构建筑物整体过河平移方法的专用托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墙体(1)、地圈梁(2)以及原混凝土基础层(3),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混凝土基础层(3)上设置有找平层(4),地圈梁(2)下方设置有简支梁(5),简支梁(5)两端与找平层(4)之间设置有千斤顶(6),简支梁(5)中间位置与找平层(4)之间设置有滚轴(9),滚轴(9)与简支梁(5)之间设置有上轨道梁(10),滚轴(9)与找平层(4)之间依次设置有下轨道梁(8)以及枕木(7)。
本发明进一步解决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简支梁(5)由槽钢(51)及内衬木方(52)构成。
本发明进一步解决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上轨道梁(10)由两根平行设置的槽钢(101)组成,槽钢(101)内衬有木方(102),所述下轨道梁(8)由两根平行设置的槽钢(81)组成,槽钢(81)内衬有木方(82)。
本发明进一步解决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滚轴(9)由中空钢管制成,钢管内填充有混凝土。
本发明进一步解决的技术方案为:
所述滚轴(9)直径为100~200mm,长度400~500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
本发明利直接利用原地圈梁作为托换底盘,在牵引施力点处加装了工字钢刚性梁,利用纵向地圈梁下的枕木以及与之叠合的钢木结构的轨道梁加强了平移行走过程中的承载能力和整体稳定性;利用千斤顶加型钢简支梁直接完成上部结构与旧基础的分离托换;直接使用槽钢衬方木作为下轨道梁,并随着牵引平移的进度流水铺设,用量少、铺设快、无损耗,且可重复使用。以上施工方法,相比传统完全采用混凝土现浇托换梁、行走梁以及加固支撑的做法,大大地缩短了工期、节约了造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例基础平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例托换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南方城建设计咨询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南方城建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27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750kV变电站钢管混凝土构架
- 下一篇:一种空间狭窄部位墙体模板支设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