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微合金化铸铁玻璃模具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2286.3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12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滕元国;赵兰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常熟市精工模具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37/10 | 分类号: | C22C37/10;C22C33/08;C21C1/08;B22D1/00;C21D5/00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张俊范 |
地址: | 2155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合金 铸铁 玻璃 模具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铁玻璃模具及其制造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微合金化铸铁玻璃模具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铸铁玻璃模具被广泛用于瓶罐类玻璃制品的生产制造中,以往普通铸铁材料金相组织具有高含量片状珠光体,如中国专利CN1101382A所公开的抗氧化铸铁玻璃模具材料,其基体为>90%的细片状珠光体,石墨形态为D型。该材料在长期冷热交替变化影响下,玻璃模具强度降低,并形成表面开裂,影响模具寿命。
随着对铸铁材料不断研究,对于灰铸铁玻璃模具的普遍要求是,模具内层需具备高抗氧化性能,模具外层则应具有优先的散热性能,基体组织以铁素体为主,珠光体含量要少基本无碳化物以防止表面开裂失效。如中国专利CN102828103B所公开的合金灰铸铁玻璃模具,涉及的灰铸铁材料中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含量为3.35-3.55%的碳,1.8-2.1%的硅,0.5-0.7%的锰,0.4-0.8%的钼,0.1-0.16%的钒,0.15-0.25%的钛,0.3-0.6%的铬,0.01-0.02%的硫,0.03-0.04%的磷,其余为铁。其直接去除了铜及镍元素,以此希望控制铜、镍元素对珠光体的促成作用进而减少珠光体的产生。中国专利CN103205624A中公开了铁素体基体的石墨铸铁玻璃模具,各组分质量百分比含量为3.3-3.7%的碳、2.3-2.7%的硅、0.12-0.14%的锰、<0.1%的磷、<0.04%的硫和<0.05%的镁,其余为铁,同样不含有铜及镍元素。中国专利CN102994863A公开的铸铁玻璃模具,不含铜元素,镍含量小于0.02,采用稀土孕育剂孕育。然而镍元素有助于提升灰铸铁材料的抗氧化性,镍元素的去除虽然可减少珠光体的产生防止玻璃模具的细微开裂,但同样影响了其抗氧化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微合金化铸铁玻璃模具,并提供该玻璃模具的制造方法,使其具备优秀的抗氧化性能,防止模具表面开裂,提高使用寿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微合金化铸铁玻璃模具,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C3.55~3.65%、Si1.85~1.95%、Mn0.50~0.55%、Cr0.05~0.10%、Ni0.05~0.10%、Mo0.50~0.55%、V0.06~0.07%、Ti0.10~0.20%、Cu0~0.10%,其余为Fe。
优选的,所述微合金化铸铁玻璃模具,其包括以下质量百分比组分:C3.58%、Si1.95%、Mn0.52%、Cr0.05%、Ni0.10%、Mo0.55%、V0.07%、Ti0.19%、Cu0.02%,其余为Fe。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微合金化铸铁玻璃模具近内腔0~8mm处石墨形态为D型,石墨长度6~8级,珠光体数量<5%;近内腔8~25mm处石墨形态为A+D型,碳化物<1%。
一种微合金化铸铁玻璃模具的制造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按各组分质量百分比选取原料加入熔炼炉进行熔炼;
步骤2、选用75硅铁孕育剂和硅钡孕育剂作为共同孕育剂混合孕育,所述75硅铁孕育剂重量为铁水重量的0.2~0.3%,所述硅钡孕育剂重量为铁水重量的0.5~0.6%;
步骤3、采用随流孕育+包内孕育、包内孕育+型腔内孕育或随流孕育+包内孕育+型腔内孕育三种方式中的一种进行孕育处理;
步骤4、将铁水浇注入砂型模内,浇注结束后从砂型模内取出玻璃模具进行退火处理。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采用随流孕育+包内孕育进行孕育处理时,共同孕育剂使用的重量比为随流孕育4:包内孕育6。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采用包内孕育+型腔内孕育进行孕育处理时,共同孕育剂使用的重量比为包内孕育6:型腔内孕育4。
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采用随流孕育+包内孕育+型腔内孕育进行孕育处理时,共同孕育剂使用的重量比为随流孕育4:包内孕育4:型腔内孕育2。
为了进一步控制碳化物数量,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熔炼温度为1530~1540℃,所述步骤4中浇注温度为1380~1385℃。
为了更进一步地去除材料基体组织中珠光体,使其达到几乎无碳化物,所述步骤4中退火处理为将玻璃模具加热至955℃保温8~10小时,随炉冷却至325℃后出炉空冷至常温。
本发明技术方案保留了铸铁玻璃模具材料中的镍元素以及铜元素,结合各元素占比的选择使铸铁玻璃模具在具备优秀的抗氧化性能同时与无镍、铜元素的铸铁玻璃模具同样可保证模具表面不开裂,稳定玻璃模具性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常熟市精工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未经常熟市精工模具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22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阀门耐老化合金钢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改进耐磨铸铁配料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