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折叠把手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1913.1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955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陈滨;徐育忠;幸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5D25/28 | 分类号: | B65D25/28 |
代理公司: | 杭州天正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01 | 代理人: | 王兵;黄美娟 |
地址: | 31001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折叠 把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折叠把手。
背景技术
一般的把手,不具有折叠结构,只能单手操作,不便于双手操作,或者只能单人操作,不便于双人操作。而具有折叠功能的把手,大多结构复杂,零件繁多,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把手存在的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零件少、成本低,便于单手或双手操作的变换,也便于单人或双人操作的变换的可折叠把手。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可折叠把手,包括固定座和手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座上设有滑槽,所述的滑槽内设有可沿滑槽滑动的连杆,位于固定座内部的连杆的一端为连杆的内端、沿滑槽滑动到滑动行程的外端终点时伸出固定座的连杆的一端为连杆的外端,所述的滑槽与连杆轴向平行设置,所述的固定座上设有限制连杆滑动行程的限位结构,所述的手柄的端部与连杆的外端铰接且两者的转动轴线与同一手柄的两个端部的连线平行;在连杆滑动行程的内端终点设有自锁结构。连杆沿滑槽滑动到滑动行程的内端终点时,手柄与连杆的转接处进入滑槽中使手柄被滑槽锁止无法与连杆相互转动。
进一步,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导向槽和限位轴,所述的导向槽设在所述的滑槽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所述的导向槽与连杆轴向平行设置且所述的导向槽的内、外两端均封闭;所述的限位轴位于所述的导向槽中,所述的导向槽的宽度与限位轴的直径相等,所述的连杆的内端设有供限位轴穿过的通孔,所述的自锁结构位于所述的导向槽的内端。
进一步,所述的自锁结构为设于所述的导向槽的内端的止回槽,所述的止回槽相对导向槽的侧壁凹陷设置;位于所述的连杆的内端的通孔的孔壁上设有与止回槽相配合的凹槽。在手柄与连杆的转接处进入滑槽中之后,限位轴的一部分可落入止回槽中使得限位轴的外周侧壁与止回槽及凹槽配合从而限制限位轴移动。
进一步,所述的滑槽上设有一贯穿所述的固定座的两个端面,在固定座的两端均设有所述的导向槽,所述的滑槽的长度大于所述的导向槽的长度的两倍,两个所述的导向槽的内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的通孔到连杆的内端之间的距离的两倍。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座具有两层,每层设有一个滑槽;一个滑槽的外端位于固定座的一端,另一个滑槽的外端位于固定座的另一端。
进一步,所述的手柄为U字形或一字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手柄折叠时,便于单人单手操作,展开后,便于双手操作或双人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向剖视图.
图5为图3中C-C向剖视图。
图6为图3中D-D向剖视图。
图7为手柄展开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参照图1和图2,可折叠把手,包括固定座1和手柄2,所述的固定座1上设有滑槽11,所述的滑槽11内设有可沿滑槽滑动的连杆3,位于固定座内部的连杆的一端为连杆的内端、沿滑槽滑动到滑动行程的外端终点时伸出固定座的连杆的一端为连杆的外端,所述的滑槽11与连杆3轴向平行设置,所述的固定座1上设有限制连杆滑动行程的限位结构,所述的手柄2的端部与连杆的外端铰接且两者的转动轴线与同一手柄的两个端部的连线平行;在连杆滑动行程的内端终点设有自锁结构。连杆3沿滑槽11滑动到滑动行程的内端终点时,手柄2与连杆3的转接处进入滑槽中使手柄被滑槽锁止无法与连杆相互转动。
进一步,所述的限位结构包括导向槽12和限位轴4,所述的导向槽12设在所述的滑槽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所述的导向槽与连杆轴向平行设置且所述的导向槽的内、外两端均封闭;所述的限位轴4位于所述的导向槽中,所述的导向槽的宽度与限位轴的直径相等,所述的连杆的内端设有供限位轴穿过的通孔31,所述的自锁结构位于所述的导向槽12的内端。
进一步,所述的自锁结构为设于所述的导向槽的内端的止回槽13,所述的止回槽13相对导向槽的侧壁凹陷设置;位于所述的连杆的内端的通孔的孔壁上设有与止回槽相配合的凹槽32。在手柄与连杆的转接处进入滑槽中之后,限位轴的一部分可落入止回槽中使得限位轴的外周侧壁与止回槽及凹槽配合从而限制限位轴移动。
进一步,所述的滑槽上设有一贯穿所述的固定座的两个端面,在固定座的两端均设有所述的导向槽,所述的滑槽的长度大于所述的导向槽的长度的两倍,两个所述的导向槽的内端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的通孔到连杆的内端之间的距离的两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工业大学,未经浙江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19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有防伪防盗功能的电子标签瓶盖
- 下一篇:一种液体装储瓶防伪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