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同时支持两路音频输入的监听系统和监听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31855.2 | 申请日: | 2014-07-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3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孙世伟;易步强;陈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科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N7/18 | 分类号: | H04N7/18;H04N5/225 |
代理公司: | 南京理工大学专利中心 32203 | 代理人: | 朱显国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同时 支持 音频 输入 监听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防监控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同时支持两路音频输入的监听系统和监听方法。
背景技术
常规的安防视频监控系统由摄像机、硬盘录像机等设备组成,随着高清视频技术发展,安防监控系统也越来越高清化和网络化,网络摄像机和硬盘录像机被大量广泛使用。常规的一台网络摄像机支持一路视频输入,一路音频输入和一路音频输出。高清网络摄像机的视频图像可以覆盖更大更广的监控范围,而只有一路音频输入只能监听部分区域范围内的声音,在一些特殊的监控场所如银行的柜台,一台高清网络摄像机的视频图像可以覆盖二个柜台,但只能监控一个柜台的声音对话,存在完全隐患和漏洞,目前的网络摄像机只支持一路音频输入,不能满足像银行等特殊行业的需求。同时使用的用于音视频录像存储的硬盘录像机也只能支持一路音频和视频的回放播放,同样不能满足像银行等特殊行业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一种同时支持两路音频输入的监听系统和监听方法。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同时支持两路音频输入的监听系统,包括第一拾音器、第二拾音器、一网络摄像机、一网络硬盘录像机以及一音箱,其中:
所述网络摄像机通过其音频输入端口的连接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拾音器、第二拾音器连接,接收第一拾音器、第二拾音器所采集的音频数据;
所述网络硬盘录像机通过交换机和网络与所述网络摄像机连接,接收网络摄像机采集的视频数据,以及第一拾音器或第二拾音器采集的音频数据;
所述音箱通过金属连接线与所述网络硬盘录像机的音频输出端口连接。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网络摄像机的左右声道音频输入端口的分开连接所述第一拾音器、第二拾音器,接收第一拾音器、第二拾音器所采集的音频数据,然后所述网络摄像机的中央处理器执行下述功能:
对左声道和右声道音频输入端口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进行混合和音频编码处理;
对网络摄像机所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视频编码处理;以及
将前述编码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打包成网络数据包。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网络硬盘录像机通过所述交换机和网络接收所述网络数据包,并且网络硬盘录像机的中央处理器执行下述功能:
对前述网络数据包中的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进行分离解码;
再进行左声道和右声道的音频数据分离;
接收用户配置或选择的音频输出控制,通过网络硬盘录像机的音频输出端口输出所述第一拾音器或第二拾音器所采集的音频数据。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音箱基于所述网络硬盘录像机的音频输出端口输出的音频数据,进行播放。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音频编码采用的编码方式为:G711音频编码。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视频编码采用的编码方式为:H264视频编码。
本发明的另一方面还提出一种同时支持两路音频输入的监听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一第一拾音器和第二拾音器分别采集不同场所的音频数据,并通过金属连接线传输至一网络摄像机;
网络摄像机利用其左声道和右声道音频输入端口分别接收所述音频数据,并且执行下述操作:
对左声道和右声道音频输入端口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进行混合和音频编码处理、对网络摄像机所采集的视频数据进行视频编码处理、以及将前述编码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打包成网络数据包;
网络硬盘录像机通过交换机和网络接收所述网络数据包,并执行下述操作:
对前述网络数据包中的音频数据和视频数据进行分离解码;
再进行左声道和右声道的音频数据分离;
接收用户配置或选择的音频输出控制,通过网络硬盘录像机的音频输出端口输出所述第一拾音器或第二拾音器所采集的音频数据;
一连接至所述网络硬盘录像机的音频输出端口的音箱播放通过所述音频输出端口输出的音频数据。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音频编码采用的编码方式为:G711音频编码。
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视频编码采用的编码方式为:H264视频编码。
由以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科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苏州科威视数字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18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显示装置及其影像显示方法
- 下一篇:图像处理装置及图像处理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