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培养牛樟芝的方法以及培养基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31443.9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03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陈嘉文;黄仁芬;陈嘉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嘉文;黄仁芬;陈嘉庆;国轩生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史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培养 牛樟芝 方法 以及 培养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培养牛樟芝(Antrodiacinnamomea)的方法,它包括:将一牛樟芝菌株培养于一添加有一牛樟的蒸馏产物(distillationproductsofCinnamomumkanehiraeHayata)的基础培养基(basalmedium)中,其中该牛樟的蒸馏产物是选自于由下列所构成的群组:一萃取自牛樟叶的精油(essentialoil)、一萃取自牛樟叶的纯露(hydrolate)、一萃取自牛樟枝条的精油、一萃取自牛樟枝条的纯露,以及它们的组合。本发明也涉及一种用于培养牛樟芝的培养基,它包含有一如上所述的基础培养基以及一如上所述的牛樟的蒸馏产物。
背景技术
牛樟芝(Antrodiacinnamomea)(中文别名为樟芝、樟菇、樟内菇以及牛樟菇;同种异名为Antrodiacamphorata、Ganodermacomphoratum以及Taiwanofunguscamphoratus)是属于多孔菌目(Polyporales)、多孔菌科(Polyporaceae)、薄孔菌属(Antrodia)的台湾特有真菌,它主要生长在台湾高海拔的牛樟(CinnamomumkanehiraiHayata)的树干上。
在台湾民俗疗法中,牛樟芝具有化瘀活血、解毒消肿以及镇静止痛的功效,并且常被用来治疗腹泻、呕吐、食物中毒、糖尿病、肝炎、肝硬化以及肝癌等。此外,有研究报告指出,牛樟芝具有抗氧化(antioxidant)、抗肿瘤(antitumor)、抗细菌(antibacterial)、抗发炎(anti-inflammation)以及增加免疫力等生物活性,因而在生物医药产业上具有极大的应用价值。
为了大量生成牛樟芝,许多人工培养方法已被用来培养牛樟芝,其中主要包括下列4种方法:椴木培养法、太空包培养法、液态培养法以及(皿式)固态培养法。然而,这些人工培养方法存在使用上的缺点,例如,椴木培养法必须砍伐天然的牛樟来作为培养基质,因而无法被广泛地应用。此外,这些人工培养方法所培养出的牛樟芝在生长速度以及产量上仍受到限制,无法满足市场上的广大需求。因此,发展出新的牛樟芝培养技术以提高牛樟芝的产量即成一个极为重要的研发课题。
已有文献指出,在用于培养牛樟芝的一基础培养基(basalmedium)中添加额外的添加物(additive)或改变该基础培养基的配方时会影响牛樟芝的生长。例如,在台湾大学森林学研究所的吴升原所著硕士论文[名称:“牛樟抽出物对樟芝生长影响之探讨(EffectoftheextractsfromCinnamomumkanehiraionthemycelialgrowthofAntrodiacamphorata)”]中,吴升原将牛樟木材以70%乙醇(70%ethanol)进行萃取而得到一乙醇粗萃取物,接着对该乙醇粗萃取物依序以正己烷(n-hexane)、乙酸乙酯(ethylacetate)、丁醇(butanol)以及水进行萃取而分别得到一正己烷萃取物、一乙酸乙酯萃取物、一丁醇萃取物以及一水萃取物,继而将所得到的5种萃取物分别添加至一麦芽萃取物琼脂(MEA)培养基[maltextractagar(MEA)medium]中,并且观察牛樟芝菌丝体在含有不同浓度(包括100ppm、500ppm以及1000ppm)的萃取物的MEA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形。而实验结果发现:牛樟木材的乙醇粗萃取物、正己烷萃取物以及乙酸乙酯萃取物在一为500ppm的浓度下皆可以促进牛樟芝的生长,而牛樟木材的丁醇萃取物与水萃取物没有被发现具有这方面的功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嘉文;黄仁芬;陈嘉庆;国轩生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陈嘉文;黄仁芬;陈嘉庆;国轩生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144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