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CIM/E和CIM/G的配电网图模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31316.9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41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夏崇镨;周养浩;刘凡;杜红卫;吴奕;朱海兵;刘翌;代鹏;赵家庆;丁宏恩;钱科军;李春;吕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Q50/06 | 分类号: | 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24 | 代理人: | 董建林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cim 配电网 管理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数据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CIM/E和CIM/G的配电网图模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电网通用模型描述规范-CIM/E语言规范(以下简称“CIM/E语言”)是在IEC61970-301电力系统公用数据模型CIM (Common Information Model)的基础上,针对CIM以XML进行描述时的效率缺陷所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高效的电力系统数据标记语言。
CIM/E语言将电力系统传统的面向关系的数据描述方式与面向对象的CIM相结合,既保留了面向关系方法的高效率,继承了其长期的研究成果,又吸收了面向对象方法的特点,具有简洁、高效和适用于描述和交换大型电网模型的特点。
电力系统图形描述规范-CIM/G语言规范(以下简称“CIM/G语言”)是针对基于SVG的公共图形交换格式无法直接表达电力系统图形和模型一体化等不足,在IEC 61970-453基于CIM的图形交换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应用于电力系统的一种新型的图形描述语言。电力系统图形描述规范以图形方式表达电力设备和电网的相关信息,支持高效地存取电力图形和模型关联数据,支持不同系统之间的电力图形和模型关联数据的交换。
然而目前的基于SVG的公共图形交换方式存在无法直接表达电力系统图形和模型一体化等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IM/E和CIM/G的配电网图模管理系统和管理方法,学习和吸收CIM/E和CIM/G的优点和特点,采用CIM/E描述配网全模型和增量模型,采用CIM/G描述配网图形,实现了过去、现在、未来的模型管理。使用CIM/E语言和CIM/G语言对配网图形和模型进行解析并入库,具有简洁、高效和适用于描述和交换大型电网模型的特点。本发明通过采用调试系统和运行系统双系统的管理方式,借助两系统间CIM/E模型和CIM/G图形的高效率交换,实现了图模的更新,回退的管理,提高了配网图模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基于CIM/E和CIM/G的配电网图模管理系统,包括运行系统和调试系统,运行系统用来配调用户实际使用的配电,调试系统用来进行图模维护,运行系统与调试系统通过服务接口通讯。
优选的,所述服务接口通讯采用TCP/IP协议。
一种基于CIM/E和CIM/G的配电网图模管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在调试系统进行图模维护,对维护后的图模进行调测;
S2、运行系统远程调阅图模数据,若审核通过则图模投运,若不通过则图模回退。
进一步的,所述运行系统远程调阅图模数据图模数据包括以下步骤:
A1、从调试系统导出模型和图形中间文件;
A2、运行系统解析调试系统导出的中间文件,不入库,并在终端上显示供人工审核。
进一步的,所述图模投运包括以下步骤:
B1、从调试系统导出模型和图形中间文件;
B2、运行系统解析调试系统导出的中间文件并入库。
进一步的,所述图模退回,包括以下步骤:
C1、从运行系统导出模型和图形中间文件;
C2、调试系统解析中间文件并入库。
进一步的,所述模型和图形中间文件分别为CIM/E格式和CIM/G格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CIM/E语言和CIM/G语言对配网图形和模型进行解析并入库,具有简洁、高效和适用于描述和交换大型电网模型的特点。本发明通过采用调试系统和运行系统双系统的管理方式,通过两系统间CIM/E模型和CIM/G图形的高效率交换,实现了图模的更新,回退的管理,提高了配网图模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描述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和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电力公司;江苏省电力公司苏州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131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院行业动态取水定额方法
- 下一篇:一种互联网服务推广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