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化学交联增强聚合物点荧光性能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31229.3 申请日: 2014-07-12
公开(公告)号: CN104059627A 公开(公告)日: 2014-09-24
发明(设计)人: 杨柏;朱守俊;赵晓欢;宋玉彬;张俊虎;付昱 申请(专利权)人: 吉林大学
主分类号: C09K11/02 分类号: C09K11/02;C09K11/65;B82Y40/00;B82Y20/00
代理公司: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代理人: 张景林;王恩远
地址: 130012 吉*** 国省代码: 吉林;2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化学 交联 增强 聚合物 荧光 性能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化学交联增强聚合物点荧光性能的方法。

背景技术

荧光碳点类材料(包括石墨烯量子点、碳纳米点以及聚合物点)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它们具有下转化、上转化荧光性质,化学稳定性,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低毒性,有效的化学修饰性;在生物成像,医疗诊断,催化和光伏器件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在三大类碳点材料当中,非共轭聚合物点研究起步较晚,至今为止不到十篇研究论文出现。对于聚合物点中荧光发光行为,以及如何增强其荧光发射都是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通常来讲,聚合物点(我们在本专利中设计的聚合物点是指非共轭聚合物点)的制备方法大体包括如下三种,不同线性聚合物经过一定方式的交联、团聚;不同线性聚合物经过一定方式的脱水、碳化;发色团和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的组装及胶束化。尽管有少数的工作介绍以上三种制备聚合物点的方法,有效的批量地制备聚合物点仍然具有实际应用意义,尤其是聚合物点中的明确发光机理亟待解决。

本发明利用线性聚合物交联的方式,使一类非共轭聚合物点具有较强的荧光特性。这种新奇的交联增强发光(crosslink enhanced emission,CEE)现象在学术界没有任何专利和研究论文进行报道,是一种新颖的学术概念。由于本发明涉及的制备荧光聚合物点方法的普适性和批量生产性,因此对实际应用也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通用线性聚合物出发,通过交联的办法,制备具有荧光性能的聚合物点(polymer dots,PDs)。

为达到本发明的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聚合物交联的办法制备荧光聚合物点;2.对制备的荧光聚合物点进行分离提纯。

1:荧光聚合物点(PDs)的制备

荧光聚合物点(PDs)的制备:将0.5~1.5g聚乙烯亚胺(重均分子量600~10000)和1.0~5.0g四氯化碳混合,60~180℃下加热2~10小时,得到蓝色荧光的聚合物点;起始的支化聚乙烯亚胺在变成聚合物点的过程中,部分一级胺转变为二级胺、部分二级胺转变为三级胺,而部分三级胺转变为四级胺。由于限制聚合物链的振动和转动弛豫,所制备的聚合物点荧光性能得到了大大的增强,我们命名此现象为交联增强发光(crosslink enhanced emission,CEE)效应。

2:对制备的荧光聚合物点进行分离提纯

向上述反应体系中加入30~80mL去离子水溶解反应产物,用分液漏斗将过量的四氯化碳去掉,再用分子量为1000~5000的渗析袋分离提纯聚合物点,保留袋内产物,从而实现用化学交联增强聚合物点的荧光性能。

本发明所述的交联法制备荧光聚合物点具有批量化和普适化的特点,对荧光机理的理解有着重大的指导意义。利用聚合物点稳定的荧光性质,可将其应用在生物成像方面;此技术可以减少传统荧光物质成像过程中,分解毒性物质对生物体的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制备的荧光聚合物点的透射电子显微镜形貌表征照片;(a)图为整体分布图,可以看到聚合物点的尺寸分布存在一定宽的分布范围,大约为10~120纳米,(b)图为单个聚合物点的放大透射照片,可以看到整个聚合物点不存在晶格结构,是无定型的聚集体结构;

图2:本发明制备的聚合物点的红外谱图;图中标记为各个基团的位置,3423cm-1处对应着C-N的伸缩振动,2923cm-1和2850cm-1对应C-H的伸缩振动,1126cm-1处对应着C-N的不对称伸缩振动,1615cm-1处对应NH的弯曲振动;

图3:本发明制备的聚合物点的光学性质曲线:a)聚合物点的吸收谱及激发依赖荧光光谱;b)聚合物点的温度依赖荧光性质,插图为温度和荧光强度的线性关系;

图4:实施例4中聚合物点的吸收曲线(a)及激发依赖荧光性质曲线(b);

图5:实施例5中聚合物点的吸收曲线(a)及激发依赖荧光性质曲线(b);

图6:实施例6中聚合物点的激发依赖荧光性质曲线;

图7:实施例7中聚合物点的激发依赖荧光性质曲线;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122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