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金樱子快速无性繁殖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1218.5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2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彭玉兰;李任远;鲜骏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1/00 | 分类号: | A01G1/00 |
代理公司: | 成都赛恩斯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12 | 代理人: | 张帆;肖国华 |
地址: | 610041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金樱子 快速 无性繁殖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植物种植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金樱子快速无性繁殖方法,属于植物栽种领域。
背景技术
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是蔷薇科蔷薇属植物。金樱子是重要的传统药材植物,也是重要的现在药物活性成分原料植物。由于金樱子的药用价值和保健作用,使得药厂、酒厂等企业大量收购。一直以来,金樱子主要依赖于直接采摘野生植株的果实和野生植株的直接采挖,对野生资源造成毁灭性的破坏。金樱子植物喜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阳光充足的环境。分布于低海拔地区的金樱子,通常被农民挖出。由于城镇化,道路的修建等破坏了金樱子的生境,大量的人工采挖,野生资源逐渐枯竭,部分地方因为过度采挖而导致绝迹。申请人多次野外调查文献记载的四川西部的金樱子原产地,均未发现金樱子的踪迹,仅在川南地区发现其零星的分布。据估算,我国野生金樱子野生资源较20世纪70年代减少了一半以上。2008年在地面积减少80%以上,金樱子的在2009年的产量减至2000年的1/10。而随着医药产品和保健品的开发,市场对金樱子的需求量日益加大。我国约有500多个药厂300多个品种以金樱子为主要原料的中成药。金樱子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价格迅速飙升,势必又加大对金樱子野生资源的破坏。
由于供需缺口的存在,近年来,金樱子的人工繁殖技术受到业界和研究界的重视。目前金樱子人工繁殖技术主要用四类:一是直接从野生资源引种驯化,二是种子繁殖,三是扦插繁殖,四是依托组织培养的快繁。这些技术都存在一定的缺陷:第一类引种驯化周期长、见效慢;第二类种子繁殖技术育苗周期长,且种子萌发率低(5%左右,参见:陈睿,吴洪娥,周艳,等.7种蔷薇属植物种子的发芽试验研究[J].种子,2013,32(3):72-74.);第三类扦插繁殖技术需要精细的管理,而且金樱子扦插对湿度的要求较高,需要简易大棚等设施,需要耗费较多的人工,生产成本较高;还要使用杀菌剂等对土壤进行消毒,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并且金樱子喜温暖湿润环境,扦插对环境湿度的要求非常高,这一条件相对于四川地区冬季及春节干燥,夏季高温的特点通常难以得到满足。因此,在四川地区的扦插繁殖常多病虫害(容易感染白粉病),扦插繁殖要耗费更多的人力与原材料。申请人在在四川地区进行的扦插繁殖实验,成活率不高;第四类依托组织培养的快繁技术在组织培养阶段需要较多前期投资成本,且人工操作量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金樱子的繁殖方法。该方法能够提高金樱子繁殖存活率,并且同时具备较低投资成本、较少人员操作工时、对环境无化学品污染的技术优势。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金樱子(Rosa laevigata Mich.)快速无性繁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压条方式进行繁殖;压条时,在金樱子母株周围套种玉米(Zea mays L.)与向日葵(Helianthus annuus L.),金樱子枝条压埋在金樱子母株与套种的玉米、向日葵之间,压埋的金樱子枝条与玉米、向日葵同期生长。
上述金樱子无性繁殖方法的技术原理在于:利用植物间的混栽营造适宜于植物生长的小生境,以促进金樱子压条枝条萌发。利用玉米、向日葵两种经济作物一方面为金樱子枝条提供遮阴功能,降低土壤温度;另一方面减少土壤蒸发,保持土壤湿度,有利于压条生根。由此改善了金樱子枝条生长小环境的土壤物理性质。同时,三种植物混载且同处于生长期,三种植物间的化感作用能够改变土壤化学成分,改善了金樱子枝条萌发适生的土壤化学性质,因此不需或者只需施用少量除草剂、农药便能够有效减低白粉病发生率。由此大幅度提高了金樱子压条繁殖的存活率。
上述繁殖方法,玉米与向日葵种植在距离金樱子母株0.8m~1.5m的位置。由于金樱子枝条长度通常不足1m,因此,压埋枝条的长沟位于金樱子母株与玉米和/或向日葵之间。一般的布置方式是:金樱子母株成行栽植,玉米与向日葵成行栽种在金樱子母株左右两侧,距离金樱子母株0.8m~1.5m且与金樱子母株平行,每行的玉米与向日葵进行套种。金樱子压埋枝条的土沟位于金樱子母株与玉米或向日葵之间的平行空地内。
上述繁殖方法,在优选条件下,玉米与向日葵的数量比例为3:1~4:1,玉米与玉米,玉米与向日葵株间距为50cm~6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121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柳树温室播种育苗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粉防己的规范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