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大数值孔径浸没式投影物镜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30973.1 | 申请日: | 2014-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115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 发明(设计)人: | 白瑜;邢廷文;林妩媚;朱红伟;吕保斌;廖志远;邓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2B13/00 | 分类号: | G02B13/00;G02B13/18;G03F7/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杨学明;顾炜 |
| 地址: | 610209 ***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数值孔径 浸没 投影 物镜 | ||
1.一种大数值孔径浸没式投影物镜,其特征在于,以物平面输入光束传播方向为系统光轴,在系统光轴上依次放置透射组G1、透射组G2、透射组G3、反射组和透射组G4、透射组G5、透射组G6,其中透射组G1焦距为正,透射组G2焦距为正,透射组G3焦距为正,反射组焦距为负,透射组G4焦距为负,透射组G5焦距为正,透射组G6焦距为正;
透镜组G1的焦距和系统总焦距的比值范围区间为[-0.009,-0.008],透镜组G2的焦距和系统总焦距的比值范围区间为[-0.01,-0.009],透镜组G3的焦距和系统总焦距的比值范围区间为[-0.08,-0.05],反射组的焦距和系统总焦距的比值范围区间为[0.006,0.009],透镜组G4的焦距和系统总焦距的比值范围区间为[0.01,0.02],透镜组G5的焦距和系统总焦距的比值范围区间为[-0.02,-0.01],透镜组G6的焦距和系统总焦距的比值范围区间为[-0.01,-0.008];
透射组G1包括第一正透镜(1)、第二正透镜(2)、第三正透镜(3)、第四正透镜(4)、第一负透镜(5);
透射组G2包括第二负透镜(6)、第五正透镜(7)、第六正透镜(8)、第三负透镜(9)、第七正透镜(10);
透射组G3包括第八正透镜(11)、第四负透镜(12)、第九正透镜(13);
反射组包括第一反射镜(14)、第二反射镜(15),其中第一反射镜(14)焦距为负,第二反射镜焦距(15)为正,第一反射镜(14)的焦距和反射组的焦距比值范围区间为[0.5,0.8],第二反射镜(15)的焦距和反射组的焦距比值范围区间为[-0.6,-0.4];
透射组G4包括第十正透镜(16)、第五负透镜(17);
透射组G5包括第六负透镜(18)、第十一正透镜(19)、第十二正透镜(20)、第十三正透镜(21)、第十四正透镜(22)、第十五正透镜(23);
透射组G6包括第十六正透镜(24)、第十七正透镜(25)、第十八正透镜(2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数值孔径浸没式投影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数值孔径浸没式投影物镜中的第一反射镜(14)、第二反射镜(15)均为阶数为20次的高次非球面,其中第一反射镜(14)的通光口径为317mm,第二反射镜(15)的通光口径为24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数值孔径浸没式投影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数值孔径浸没式投影物镜的透射组中共使用了20个非球面,第二正透镜(2)、第三正透镜(3)、第四正透镜(4)、第一负透镜(5)、第二负透镜(6)、第五正透镜(7)、第六正透镜(8)、第三负透镜(9)、第七正透镜(10)、第八正透镜(11)、第四负透镜(12)、第九正透镜(13)、第十正透镜(16)、第五负透镜(17)、第六负透镜(18)、第十一正透镜(19)、第十二正透镜(20)、第十三正透镜(21)、第十六正透镜(24)、第十七正透镜(25)中都使用了非球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数值孔径浸没式投影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数值孔径浸没式投影物镜的孔径光阑设置在第十五正透镜(23)和第十六正透镜(24)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数值孔径浸没式投影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数值孔径浸没式投影物镜中透射镜的材料都是熔石英。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数值孔径浸没式投影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数值孔径浸没式投影物镜的一次像面位于反射组内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数值孔径浸没式投影物镜,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数值孔径浸没式投影物镜的像方处使用的浸没液为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光电技术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097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