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DNA荧光检测的复合纳米银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30867.3 | 申请日: | 2014-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9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 发明(设计)人: | 李立东;王晓瑜;朱茜;唐馥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N21/64 | 分类号: | G01N21/64;C23C18/4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广友专利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11237 | 代理人: | 张仲波 |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dna 荧光 检测 复合 纳米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DNA荧光检测的复合纳米银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固体基片浸于双氧水和浓硫酸体积比为2:5-1:2的混合溶液中,保持0.5-1小时取出后,冲洗干燥待用;
(2)将步骤(1)干燥后的固体基片浸入1-2mg/mL带正电的阳离子聚电解质溶液保持15-30分钟后取出并冲洗干燥;再将其浸入的1-2mg/mL带负电的海藻酸钠溶液保持15-30分钟后取出冲洗干燥;重复以上过程制备自组装多层膜;
(3)将步骤(2)制备的自组装多层膜浸入预先配制的质量百分比为0.5-2%的银氨溶液中,升温至60-80℃温度范围内,保温并搅拌0.5-1小时,制得纳米银薄膜;
(4)将步骤(3)制备的纳米银薄膜浸入1-2mg/mL的带正电的壳聚糖溶液保持15-30分钟,取出冲洗干燥;再将其浸入1-2mg/mL的带负电的聚丙烯酸溶液保持15-30分钟取出并冲洗干燥;重复以上过程得到壳聚糖/聚丙烯酰胺/壳聚糖/聚丙烯酰胺/壳聚糖/聚丙烯酰胺/壳聚糖中间层结构;
(5)将扩增前后的DNA与吖啶类染料分别混合,涂覆于步骤(4)所制备的复合纳米银薄膜表面,保持2-5小时后冲洗干燥;
(6)采用荧光光谱仪测定不同薄膜上吖啶类染料的荧光强度,荧光强度高的为扩增后的DNA,荧光强度低的为未扩增的DN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DNA荧光检测的复合纳米银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固体基底为玻璃片、硅片、石英片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DNA荧光检测的复合纳米银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的带正电的阳离子聚电解质为聚丙烯基氯化铵,聚乙烯亚胺,聚乙烯胺,聚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聚乙烯吡啶,壳聚糖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DNA荧光检测的复合纳米银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自组装多层膜为双层、三层或三层以上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DNA荧光检测的复合纳米银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50-100mg壳聚糖加入50ml去离子水中,搅拌并升温至40-50℃温度范围内,随后加入50-100μL醋酸溶液,搅拌12h后过滤,制得壳聚糖溶液浓度为1-2mg/mL。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DNA荧光检测的复合纳米银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待测DNA为双链结构或单链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DNA荧光检测的复合纳米银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选用的吖啶类染料为吖啶黄、吖啶橙及其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DNA荧光检测的复合纳米银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扩增前后DNA与吖啶类染料混合溶液总体积为80-150μL。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086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