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通过酸性料浆热洗去除磷铵料浆管线结垢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30793.3 | 申请日: | 2014-07-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83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宋鹏;屈小强;张永辉;王向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陕化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5/28 | 分类号: | C01B25/28 |
代理公司: | 西安弘理专利事务所 61214 | 代理人: | 罗笛 |
地址: | 714100 陕西省渭南***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过 酸性 料浆热 洗去 磷铵料浆 管线 结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磷复肥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通过酸性料浆热洗去除磷铵料浆管线结垢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磷复肥行业磷酸二铵的生产过程中,磷铵料浆在输送时始终处于不断的反应之中,由于湿法磷酸中含有一定含量的倍半氧化物,反应极易生成一些复合盐,加之料浆输送时设备管线的散热降温,使料浆中反应产生的盐类粘附在设备和管线的内壁上,随着时间的延长,结垢越来越厚。严重时,影响磷铵装置的生产负荷和装置开车率。
同行业中,面对这样的问题一般的处置方法是人工清理。即:将结垢严重的料浆管线拆卸解体,由人工用清理工具清理设备、管线内壁的结垢。同时,中和槽也必须进行彻底的清理,才能确保其内部的沉淀和过滤网上的结垢去除干净,不影响下一个周期的正常生产。
有些采用料浆法,即管式反应器生产磷酸二铵的企业在处置类似问题时,采用装置短时间停运,快速更换管式反应器的方法,其根本还是人工清理。
有些企业为了提高清理效率,采用高温焙烧的方法去除结垢,在时效上相对人工清理有一定进步,但对设备、管线本身的损伤较大。众所周知,磷铵制浆系统的设备、管线的材质均为316L合金不锈钢,价格比较昂贵。这种清理方法每年但就备机备件的费用也是一笔可观的财富。
以上这些人工清理的方法不但清理时间长,而且清理的效果差,清理存在许多盲区,工人劳动强度大。无论是采取快速更换后清理还是现场拆卸后清理,或者高温焙烧清理,都严重影响装置长期稳定的运行,并且作业过程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长期以来,没有一个行之有效的工艺方法能在不拆卸设备管线的前提下快速去除设备、管线内壁的结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酸性料浆热洗去除磷铵料浆管线结垢的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清理时间长且存在盲区、效果差,工人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过酸性料浆热洗去除磷铵料浆管线结垢的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1)在料浆泵的出口设置一个三通控制阀,三通控制阀另外两个接口分别连接中和槽与循环酸槽,放有浓磷酸;
2)将循环酸槽内的浓磷酸用管线直接送入中和槽,使浓磷酸液位高于中和槽出口阀40-60cm,然后打开中和槽气氨调节阀通入气氨,当中和槽内和氨反应的中和度为0.7-0.9时,停止通入气氨,得到热洗液,氨支管通入小量蒸汽防止物料堵塞支管,或直接关闭氨支管角阀,
3)在造粒机内,拆除造粒机内部料浆管线上的喷咀,并用丝堵将喷咀位置堵塞;同时,拆掉造粒机料浆管线后端的底盖,用相同口径的金属波纹管一端连接在造粒机料浆管线的后端,另一端连接在中和槽的备用出口阀上,连接好后,依次打开自中和槽经料浆泵、料浆管线至中和槽闭环管线上的所有阀门,用蒸汽吹扫,确认畅通后关闭蒸汽;
4)开启料浆泵,使步骤2)中在中和槽内制备的热洗液自中和槽内流入料浆泵内,经料浆泵送入料浆管线,在造粒机料浆管线的底端,经步骤3)连接的金属波纹管返回中和槽,而形成一个闭环循环清洗,清洗时间为2-4小时。
本发明的特点还在于,
步骤2)中浓磷酸的体积浓度为35-45%。
步骤2)-步骤4)的实施温度均在70℃-100℃的温度下进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采用酸性料浆热洗磷铵料浆管线工艺后,磷铵制浆系统的设备、管线不用再拆卸、解体,进行人工清理。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清理的效果更加理想;
2、一次装配、长期受益,磷铵制浆相关的设备管线不再会因清理变形、焙烧损坏而经常性的进行更换备件,节约了企业的大量资金;
3、传统法生产二铵时,中和槽不用再进行人工清理,消除了受限空间作业的安全隐患,提高了企业的安全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通过酸性料浆热洗去除磷铵料浆管线结垢的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酸性料浆热洗去除磷铵料浆管线结垢的方法,如图1所示,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1)在料浆泵的出口设置一个三通控制阀,三通控制阀另外两个接口分别连接中和槽与循环酸槽,放有浓磷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陕化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陕化煤化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3079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空介孔碳材料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变压吸附制气系统及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