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醇转化制烯烃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329699.6 | 申请日: | 2014-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386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宋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蓝农谷农产品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1J29/85 | 分类号: | B01J29/85;C07C1/20;C07C11/02;C07C11/04;C07C11/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66613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转化 烯烃 催化剂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醇转化制烯烃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近年来国际原油价格的升高和石油资源的日益减少,开发新的非石油资源的路线生产乙烯和丙烯显得尤为重要。甲醇是从煤和天然气出发可以大规模制备的化学品,从甲醇出发制备大宗化工产品的甲醇化学的地位就显的十分重要。
甲醇转化制烯烃反应中,小孔分子筛表现出优异的低碳烯烃选择性。但是小孔分子筛存在催化剂孔径小,易结焦,快速失活等问题,需要解决小孔分子筛催化剂寿命短的难题。
但是只采用SAP0-34分子筛作为载体,原料转化率较低,如现有技术中,在丙烷脱氢制丙烯过程中,虽然丙烯选择性可达到90%以上,但原料丙烷的转化率仅为20%。
甲酸铈是一种重要的稀土化合物,由于其内部的特殊4f电子层所导致的奇特光学性能和化学特性,已经受到材料界的广泛关注和应用于许多领域。因此,如何对催化剂原料进行合成,改性,提高催化剂的整体性能,是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醇转化制烯烃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催化剂产品质量稳定且工艺重复性能好,反应参数容易控制且易于工业化生产,提高了催化剂再生后的活性,提供了高转化率,低碳烯烃选择性高达88%以上,原料转化率达到32%以上。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醇转化制烯烃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改性SAP0-34分子筛:将SAP0-34分子筛和氧化铝质量比为2:3混合,然后在0.2-0.3mol/L的SnCI2.2H2O溶液中于85-88℃浸渍7-8h,然后在115-120℃下干燥8-9h,再在马弗炉中555-560℃下焙烧4.5-5h;
(2)制甲酸铈:按照重量比5:2量取乙二醇和聚乙二醇混合,倒入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3-6%的硝酸铈铵,搅拌至无色透明,加热回流该混合溶液2-2.5h,开始出现乳白色沉淀,将白色沉淀离心、洗涤,然后置于100°C烘箱中干燥12h得到白色甲酸铈粉末;
(3)制催化剂:将制得的甲酸铈溶于乙醇中,浸渍到改性SAP0-34分子筛上,控制浸渍温度为50-60℃,压力为10-1Pa,浸渍时间为12-15h,然后在125-140℃条件下烘干12-15h,再在温度为400-450℃下焙烧3-4h。
进一步的,所述步骤(2)中回流温度在165-170°C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通过用氧化铝和氯化锡对SAP0-34分子筛进行改性,用于催化剂制备反应中,稳定性显著提高,制得的催化剂产品质量稳定且工艺重复性能好,反应参数容易控制且易于工业化生产。
本发明中的甲酸铈原料来源广泛,制作成本低廉,粉末状产品形貌和尺寸均匀性好,为进一步合成催化剂提高了活性组分的分散度,从而提高了催化剂再生后的活性,提供了高转化率,低碳烯烃选择性高达88%以上,原料转化率达到32%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用于醇转化制烯烃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改性SAP0-34分子筛:将SAP0-34分子筛和氧化铝质量比为2:3混合,然后在0.3mol/L的SnCI2.2H2O溶液中于88℃浸渍7h,然后在120℃下干燥8h,再在马弗炉中560℃下焙烧4.5h;
(2)制甲酸铈:按照重量比5:2量取乙二醇和聚乙二醇混合,倒入三颈圆底烧瓶中,加入6%的硝酸铈铵,搅拌至无色透明,控制回流温度在170°C之间,加热回流该混合溶液2h,开始出现乳白色沉淀,将白色沉淀离心、洗涤,然后置于100°C烘箱中干燥12h得到白色甲酸铈粉末;
(3)制催化剂:将制得的甲酸铈溶于乙醇中,浸渍到改性SAP0-34分子筛上,控制浸渍温度为60℃,压力为10-1Pa,浸渍时间为12h,然后在140℃条件下烘干12h,再在温度为450℃下焙烧3h。
实施例2
一种用于醇转化制烯烃的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蓝农谷农产品研究开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蓝农谷农产品研究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969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