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猪场污水的循环利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29100.9 | 申请日: | 2014-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8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 发明(设计)人: | 黄瑞华;唐磊;李平华;周波;魏清甜;林明新;杨晓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徐冬涛;邢贤冬 |
| 地址: | 211225 江苏省南京市溧***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猪场 污水 循环 利用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猪场污水处理利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猪场污水的循环利用方法,更具体地说是对猪场粪污经过厌氧发酵得到的沼液的处理。
背景技术
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猪业的蓬勃发展,猪场污水污物排放量急剧增加,给环境保护造成巨大压力,畜牧场废弃物是继工业三废、农药、化肥、交通废气和居民生活废弃物之后的又一大环境污染源,而规模化猪场又是畜牧场中的污染大户。国家环保部门已经认识到这点,对于规模化猪场产生的粪污大都采用简单的沼气发酵的处理模式,对于猪场周围附属农用土地丰富的地区,利用这种处理模式沼气发酵后产生的沼液可以就近还田,不仅能解决猪场带来的环境压力,还能实现猪场粪污的资源化利用。但是随着中国可耕作土地的不断减少,很多猪场周围根本没有足够的土地就近分解猪场产生的粪污,像上述粪污处理模式在大多数猪场不能适用,同时,猪场内部生产用水对水资源缺乏的地区也是一种挑战。也就是说,现在大多数猪场虽然采用粪污的沼气发酵处理,在一定程度缓解了不少环境压力,但是沼气发酵后产生的沼液,一直是困扰猪场投资者的难题,且猪场粪污给农业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影响周边地区整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有必要提出科学合理的猪场污水处理模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了解决现有猪场粪污处理技术中的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猪场污水的循环利用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猪场污水的循环利用方法,依次进行厌氧发酵、三级曝气氧化、一次生物降解、二次生物降解处理,包括以下步骤:
(1)、猪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粪污匀质后,进行厌氧发酵;
(2)、厌氧发酵得到的沼液在并联设置的至少2套三级氧化池中进行三级曝气氧化;
(3)、经三级曝气氧化得到的沼液经水生植物进行一次生物降解;
(4)、经一次生物降解后的水经循环水渠中水生植物进行二次生物降解;
(5)、经二次生物降解的水蓄积,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
步骤(1)中,猪场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粪污在匀质池中充分匀质,匀质是一个将猪粪和污水混合的过程,匀质后的粪污在沼气厌氧发酵塔中进行厌氧发酵。粪污在沼气厌氧发酵塔中进行厌氧发酵是常规操作,采用厌氧发酵COD的去除率一般在80%-90%之间。
步骤(2)中,沼液在并联设置的至少2套三级氧化池内交替曝气氧化,所述的每套三级氧化池包括依次顺序连接的第一氧化池、第二氧化池和第三氧化池,所述的第一氧化池、第二氧化池和第三氧化池的容积分别为600m3、400m3和300m3;第一氧化池、第二氧化池和第三氧化池中均设有增氧泵,让空气中的氧气与沼液充分接触,增加沼液的含氧量,确保沼液中溶解氧为2.5~4.5mg/L。并联设置三级氧化池的目的是为了使一套三级氧化池在汇集沼液时,另一套三级氧化池对沼气进行静置曝气氧化处理,避免沼液边流入边曝气导致氧化效果不佳的情况。
进一步优选的,沼液在并联设置的2套三级氧化池(即并联设置的A区三级氧化池和B区三级氧化池)内交替曝气氧化;交替曝气氧化的具体操作为:沼液首先以5m3/h的流速进入到A区第一氧化池直到装满为止,开始静置曝气氧化;A区第一氧化池中的沼液静置曝气氧化10-15天,再将上清液进入A区第二氧化池进行二级曝气氧化10-15天,A区第二氧化池中2/3的上清液进入到A区第三氧化池进行三级曝气氧化10-15天;A区第一氧化池中的沼液开始静置曝气氧化时,将沼液以相同流速进入到B区第一氧化池,按照A区三级氧化池的处理方法对沼液进行逐级曝气氧化;A、B区三级氧化池轮换交替曝气氧化,曝气氧化过程中维持沼液中溶解氧在2.5~4.5mg/L。
步骤(3)中,经三级曝气氧化后的沼液在水生植物田中停留10-15天进行一次生物降解;所述的水生植物田中种植水生植物。所述的水生植物在水生植物田栽植密度:宽行1m,窄行0.8m,株距0.6m,每亩栽1400墩。
步骤(4)中,经一次生物降解的水在循环水渠中进行二次生物降解,循环水渠中水的流速为1-2cm/s,有利于水渠中水生植物进行生物降解。所述的循环水渠由多段水平水渠组成,每相邻两段水平水渠形成10-20cm的落差;在每一段水平水渠内设有至少一个网箱,所述的网箱中种植有水生植物。循环水渠绕猪场外围建造形成一条生物安全隔离带,根据处理的情况循环水渠中的水可再次用水泵从水渠终点打入水渠起点,多次循环进行生物降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农业大学,未经南京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91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