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转向机构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328021.6 | 申请日: | 2014-07-1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49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19 |
| 发明(设计)人: | 郭彩芬;董志;万长东;王方圆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2D5/06 | 分类号: | B62D5/06;B62D5/18 |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王军 |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转向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转向机构,属于液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汽车行业的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随着新需求的不断提出,各种车型应运而生,相应的,汽车的内部结构也以多种形式在不断变化与更新,在当今,出于提高汽车崎岖路面通过能力的考虑,各大汽车生产厂商对其中的转向机构投入了巨大的花费,形形色色的助力系统层出不穷,电子控制的应用已经囊括了该部分的各个位置,而汽车是一种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产品,电子产品的控制性虽好,但可靠性却不高,一旦失效,轻则转向跑偏,重则转向失灵,由此带来严重的撞击,给出行者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为避免该类状况,需要一种结构可靠的转向机构。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运用液压与机械结构,实现省力的同时,保证了结构可靠性的液压转向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液压转向机构,包括方向盘、传动轴、转动轴、滚珠丝杠机构、活塞杆、储液罐、三通阀和转向液压缸;所述方向盘通过万向节与传动轴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另一端通过万向节与转动轴连接;所述转动轴安装在滚珠丝杠机构中;所述滚珠丝杠机构中设有滑块,且滑块沿着滚珠丝杠机构的旋转轴线作往复直线运动;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滑块固定,另一端穿过并安装在储液罐中部;所述活塞杆在储液罐内部部分还安装有活塞;所述储液罐两侧底部分别设有出油口;所述三通阀的一头与出油口连接,另外两头与转向液压缸连接;所述转向液压缸连接有转向节臂;所述转向液压缸根据储液罐的不同压力控制两侧的车轮转向。
优选的,所述三通阀和转向液压缸均有两个;所述每个三通阀均连接到两个转向液压缸上。
优选的,所述转动轴与滚珠丝杠机构连接处设有轴承。
优选的,所述转向节臂通过主销与车轮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一种液压转向机构,通过方向盘将力矩和方向输入到传动轴,传动轴将力和方向传递至滚珠丝杠机构中,滚珠丝杠机构中的滑块沿着丝杠的旋转轴线作往复直线运动,与滑块相固联的活塞杆在滑块的驱动下,推动活塞,使储液罐内的油液向某一方向施压,与该方向相连的两个转向液压缸由于压力增大,逐渐张开,推动和拉近与各自相连的车轮转向节臂,使得车轮沿着主销转动,最终实现整车沿着固定方向转动行驶的目的,运用滚珠丝杠机构的螺旋曲线,使得转向更为省力,同时配合液压缸的作用,使得车轮的转向力矩更大,保证车轮有足够的转弯通过能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液压转向机构的示意图;
其中:1、方向盘;2、传动轴;3、转动轴;4、滚珠丝杠机构;5、活塞杆;6、储液罐;7、三通阀;8、转向液压缸;9、万向节;10、滑块;11、活塞;12、出油口;13、转向节臂;14、车轮;15、轴承;16、主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
如附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液压转向机构,包括方向盘1、传动轴2、转动轴3、滚珠丝杠机构4、活塞杆5、储液罐6、三通阀7和转向液压缸8;所述方向盘1通过万向节9与传动轴2一端连接;所述传动轴2另一端通过万向节9与转动轴3连接;所述转动轴3安装在滚珠丝杠机构4中,所述转动轴3与滚珠丝杠机构4连接处设有轴承15,利于转动轴3在滚珠丝杠机构4中的转动;所述滚珠丝杠机构4中设有滑块10,且滑块10沿着滚珠丝杠机构4的旋转轴线作往复直线运动;所述活塞杆5一端与滑块10固定,另一端穿过并安装在储液罐6中部;所述活塞杆5在储液罐6内部部分还安装有活塞11;所述储液罐6两侧底部分别设有出油口12;所述三通阀7和转向液压缸8均有两个,每个三通阀7均连接到两个转向液压缸8上,三通阀7的一头与出油口12连接,另外两头分别连接一个转向液压缸8;所述转向液压缸8连接有转向节臂13,转向节臂13通过主销16与车轮14连接;所述转向液压缸8根据储液罐6的不同压力控制两侧的车轮14转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职业大学,未经苏州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80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提高车辆方向稳定性的方法及相关的转向系统和车辆
- 下一篇:集成制动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