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大灯双角度喷射的喷嘴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27891.1 | 申请日: | 2014-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113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 发明(设计)人: | 陈云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奥云德电器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S1/52 | 分类号: | B60S1/5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肖平安 |
| 地址: | 315324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大灯 角度 喷射 喷嘴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大灯喷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汽车大灯双角度喷射的喷嘴结构。
背景技术
在一些中高档的轿车上,设置有汽车大灯喷嘴,用于清洗汽车大灯,汽车大灯喷嘴的喷射角度对能否很好的清洗汽车大灯是很关键的因素,也是影响行车安全因素之一,因此需要使汽车大灯喷嘴的喷射角度具有一个最佳的稳定的角度。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行业内做了诸多有意义的探索,比如专利申请号为201010599847.8所公开的“一种汽车大灯喷嘴喷射角度调节方法及装置”,它先将一个汽车大灯喷嘴安装于一夹具,然后设一个模拟的汽车大灯,不断的调整汽车大灯喷嘴喷射角度,使其满足清洗要求。满足清洗要求后,将该汽车大灯喷嘴喷射角度定为标准的汽车大灯喷嘴喷射角度。当采用上述步骤调整后汽车大灯喷嘴喷射角度后,就可以实现大批量的生产,大批量的生产方法如下,记录最后一次输入的X/Y/Z轴的偏转角度值,然后每个汽车大灯喷嘴喷射角度都按照此输入的X/Y/Z轴的偏转角度值就可以调整出每个汽车大灯喷嘴正确的喷射角度,从而实现大批量的生产。这样调校出来的喷射角度的确可以改善喷射效果,但这种调校和安装要求均比较高,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从而延长汽车开发周期和提高汽车制造成本。另外,大灯的面积要远远大于喷射嘴的面积;所以,既便是再精准的调校角度,也会存在喷射盲区。
故有必要对现有的汽车大灯喷嘴结构进行进一步地技术革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用方便的汽车大灯双角度喷射的喷嘴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汽车大灯双角度喷射的喷嘴结构,包括主壳体、球形喷嘴、连接板和下固定板,所述主壳体的下表面通过连接板与下固定板的上表面相固定连接,下固定板和主壳体下表面之间设置有与球形喷嘴相配匹的密封壳,密封壳上边缘与主壳体下表面相固定连接,密封壳下边缘与下固定板上表面相固定连接;球形喷嘴嵌套设置在密封壳内腔中;所述主壳体内腔通过隔板分隔成液体空腔和传动空腔,液体空腔一端设置有进水口,液体空腔的右下端呈缺口状设置;液体空腔的右端设置有水轮轴,水轮轴的圆壁上呈圆周设置有若干个叶片,水轮轴顶端伸出主壳体的上表面外后嵌套在第一轴承中,第一轴承通过第一轴承座固定在主壳体的上表面上;水轮轴的底端依次穿过隔板、第二轴承的内孔后固定连接有主齿轮,第二轴承通过第二轴承座固定在隔板的下表面上,第二轴承座、第二轴承和主齿轮均设置在液体空腔中;
球形喷嘴对称设置有高喷口和低喷口,高喷口和低喷口的上端分别通过转轴和扭转弹簧铰接有盖板,高喷口与水平线之间的高喷角为16~19度,高喷口与水平线之间的低喷角为1.5~4度;
球形喷嘴上端面设置有上转轴,球形喷嘴下端面设置有下转轴,上转轴为中空形状,球形喷嘴的上部设置有圆柱形上空腔,球形喷嘴的球心周围设置有环形状的下空腔,上空腔通过环形连通口与下空腔相连接,上转轴的中空内腔依次通过上空腔、下空腔后与高喷口和低喷口相连相通;
密封壳设置有与两个喷口相配匹的喷射缺口,喷射缺口的上边缘设置有与盖板相配匹的定位滑道和变位滑道;
下固定板的沉孔嵌套有第三轴承座,第三轴承座嵌套有第三轴承,下转轴嵌套在第三轴承的内孔中;
液体空腔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第四轴承座,第四轴承座嵌套有第四轴承,上转轴依次穿过主壳体的下表面、第四轴承的内孔、从动齿轮的中心孔后与防水轴承的外圏相连接,防水轴承的内圈连接有漏斗,所述隔板设置有与漏斗相配匹的圆通孔,漏斗的上端面与圆通孔通过焊接固定;从动齿轮通过齿轮皮带与主齿轮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滑道的弧角为定位滑角,变位滑道的弧角为变位滑角,定位滑角和变位滑角均为45度;喷射缺口的弧角为90度。
进一步地,所述盖板设置有与喷口相配匹的密封圈。
进一步地,所述高喷口与水平线之间的高喷角为18度,高喷口与水平线之间的低喷角为2度。
进一步地,所述环形连通口与水平线之间设置有下斜角为25度。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奥云德电器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奥云德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789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