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连接线装置及转接头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327465.8 | 申请日: | 2014-07-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47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廖生兴 | 申请(专利权)人: | 廖生兴 | 
| 主分类号: | H01R31/06 | 分类号: | H01R31/06;H01R27/00;H01R13/66;H01R13/70;H01R13/713;H01R13/68 | 
| 代理公司: | 隆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苏捷;向勇 |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过热 保护 功能 连接线 装置 转接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线装置及转接头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连接线装置及转接头结构。
背景技术
由于电子产品(例如手机、平板电脑、笔记型电脑、数位相机、PDA装置以及其他便携式的电子产品)需要随时补充蓄积电能,或处于接电状态,方可维持正常的运作,因此必须通过市电来提供电源。
再者,电子产品通常需使用一连接线装置与市电连接,以便通过该连接线装置传输电能。该连接线装置包含一连接线及连接于该连接线两端的连接器,该连接线一端可通过连接器及电源适配器(adaptor)连接于市电,该连接线一端则可通过另一连接器连接于电子产品,市电利用电源适配器转换成所需的电流及电压,再通过连接线装置传输至电子产品。
现有的电源适配器虽可具有过热保护功能,但连接线装置并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然而在连接线装置与电子产品连接处极容易产生高温,尤其是在长时间充电时,连接线装置与电子产品连接处的温度更高,因此容易导致连接线装置与电子产品的损坏,甚至会造成火灾的意外。
综上所述,发明人有感上述缺陷需要改善,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理论的应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陷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连接线装置及转接头结构,可于连接线装置及电子产品温度升高到设定温度值时,阻断继续供电予连接线装置及电子产品,以避免造成连接线装置与电子产品的损坏,可大幅的增进使用的安全性。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连接线装置,包括:一连接线;一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电性连接于该连接线一端;一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电性连接于该连接线另一端;以及一过热保护单元,该过热保护单元设置且电性连接于该连接线、该第一连接器及该第二连接器的其中之一。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过热保护功能的连接线装置,包括:一连接线;一第一连接器,该第一连接器电性连接于该连接线一端;一第二连接器,该第二连接器电性连接于该连接线另一端;以及一转接头,该转接头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插接元件及一第二插接元件,该第一插接元件及该第二插接元件电性连接,该转接头以枢接及滑接的方式可移动的与该第二连接器组接,使该第二连接器选择性的插接于该第二插接元件;以及一过热保护单元,该过热保护单元设置且电性连接于该转接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转接头结构,包括:一转接头,该转接头的两端分别具有一第一插接元件及一第二插接元件,该第一插接元件及该第二插接元件电性连接;以及一过热保护单元,该过热保护单元设置且电性连接于该转接头。
进一步的该过热保护单元为温度保险丝、温度开关或热敏电阻。
本发明至少具有下列的优点:
本发明在连接线装置设置有过热保护单元,可于连接线装置及电子产品温度升高到设定温度值时,阻断继续供电予连接线装置与电子产品,以避免造成连接线装置与电子产品的损坏,可大幅的增进使用的安全性。
为使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说明书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连接线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连接线装置第二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连接线装置第三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连接线装置第四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连接线装置第五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连接线装置第六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连接线装置第七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连接线装置第八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连接线
2第一连接器
3第二连接器
31滑移槽
32枢接部
4过热保护单元
41模块
5转接头
51第一插接元件
52第二插接元件
53侧臂
54枢接部
55滑移槽
6温度显示器
7电路板
71复位开关
72发光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廖生兴,未经廖生兴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746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