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医用针针管自动定位夹取结构和医用针自动组装设备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25780.7 | 申请日: | 2014-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704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 发明(设计)人: | 李军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北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3P19/00 | 分类号: | B23P1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医用 针针 自动 定位 结构 组装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用针自动组装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医用针针管自动定位夹取结构和医用针自动组装设备。
背景技术
在医疗器械行业中,医用针的应用相当普遍,针管是医用针的主要组成部件,其连接在针筒的前端。
目前,普遍使用的一次性医用针的组装中,人工组装仍占了相当比例,也就是采用人工操作方式,将针管与针筒组装在一起,部分公司采用了半自动化或自动化的设备来进行医用针组装,但是,医用针针管的定位问题一直没有完全解决,并且,如果医用针针管的长度和角度定位不准,则会造成组装后的同一批次的医用针的长度和角度的不同,无法真正实现医用针自动组装操作。
针管在生产加工中,其长度和角度都有一定的偏差,在进行医用针组装过程中,由于目前医用针组装设备并未能对针管的长度及角度进行定位,或者定位不准,导致医用针无法自动组装,且组装后的医用针的长度及角度的一致性较差,造成巨大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医用针针管自动定位夹取结构,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医用针组装设备中,对针管的长度及角度定位不准,导致医用针无法自动组装及组装后一致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医用针针管自动定位夹取结构,包括呈立式且朝外侧倾斜的立板以及连接于所述立板内侧面且用于放置针管的板状体,所述板状体与所述立板呈垂直连接,其上表面朝下倾斜;
所述板状体的下方设有由第一动力件驱动上下移动,且用于托起放置于所述板状体上表面的针管的顶板;
所述板状体的外侧设有由第二动力件驱动至所述板状体与被托起的针管之间且用于支撑被所述顶板托起的针管的两个托针块,两所述托针块相邻布置;
所述板状体的上方设有由第三动力件驱动上下移动且用于夹取两个所述托针块上的针管的机械夹手。
本发明还提供了医用针自动组装设备,包括上述的医用针针管自动定位夹取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医用针针管自动定位夹取结构中,立板呈朝外倾斜布置,板状体垂直于立板的内侧面,其上表面朝下倾斜,这样,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医用针针管的尾部始终则抵接在立板的内侧面上,对针管的位置起到定位作用,也就是对其长度以及角度进行定位,并利用机械夹手夹取已经定位在托针块上的医用针针管,从而,在该整个过程中,完成对医用针针管的自动定位以及自动夹取;使得医用针可以实现自动化组装,且组装后的医用针的一致性较好。
采用上述的医用针针管自动定位夹取结构的医用针自动组装设备,其可以对待组装的医用针进行自动定位及夹取,使得其在后续的组装过程中,实现自动化操作,且组装好的医用针的一致性较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医用针针管自动定位夹取结构的立体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医用针针管自动定位夹取结构的立体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医用针针管自动定位夹取结构的剖切示意图;
图4是图1中的A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图1中的B处放大示意图;
图6是图3中的C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参照图1~6所示,为本发明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医用针针管自动定位夹取结构1运用在医用针自动组装设备中,其用于将医用针针管2定位并夹取起来,使得其与针筒组装在一起,形成医用针。
医用针针管自动定位夹取结构1包括立板101,该立板101呈立式朝外倾斜布置,也就是其与地面或其它支撑面呈朝外倾斜状布置,其内侧连接有板状体,板状体与立板101的内侧面呈垂直布置,其上表面呈朝下倾斜状布置,且用于放置待定位夹取的医用针针管2。
由于板状体与立板101的内侧面呈垂直布置,且立板101朝外侧倾斜,这样,当医用针针管2放置在板状条的上表面上后,其尾部则始终抵接在立板101的内侧面上;且用于板状体上表面呈朝下倾斜,这样,放置在板状体上表面的医用针针管2,则会顺着板状体的上表面朝下移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北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北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578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中药
- 下一篇:一种非均匀水淹层剩余油饱和度的确定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