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导电聚丙烯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25494.0 | 申请日: | 2014-07-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59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新区华士达工程塑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3/12 | 分类号: | C08L23/12;C08K13/04;C08K7/14;C08K3/04;C08K3/22 |
代理公司: | 苏州广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234 | 代理人: | 张汉钦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导电 聚丙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程塑料,特别是涉及一种导电聚丙烯。
背景技术
聚丙烯为无毒、无臭、无味的乳白色高结晶的聚合物,是目前所有塑料中最轻的品种之一。因此,聚丙烯常常被广泛的应用。并且因其具有较高的介电系数,且随温度的上升,可以用来制作受热的电器绝缘制品。抗电压、耐电弧性好,但静电度高,与铜接触易老化。但是现有技术中的导电聚丙烯的配方去恶并不尽如人意。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导电聚丙烯,具有良好的热塑性和导电功能,且生产采购方便,成本低,综合性能优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导电聚丙烯,包括以下成分:聚丙烯、玻璃纤维、导电炭黑、偶联剂、增韧剂和阻燃剂;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聚丙烯50~70%、玻璃纤维5~10%、导电炭黑10~15%、偶联剂2~8%、增韧剂1~15%和阻燃剂3~10%。
所述聚丙烯为流动速率在70~90的聚丙烯,导电炭黑为乙炔碳黑,且纯度为80~99%。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成分:聚丙烯、玻璃纤维、导电炭黑、偶联剂、增韧剂和阻燃剂;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聚丙烯40~60%、玻璃纤维4~8%、导电炭黑10~15%、偶联剂1~5%、增韧剂0.1~10%和阻燃剂1~5%。
所述聚丙烯为流动速率在80~95的聚丙烯,导电炭黑为乙炔碳黑,且纯度为90~99%。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阻燃剂为三氧化二锑。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具有良好的热塑性和导电功能,且生产采购方便,成本低,综合性能优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导电聚丙烯,包括以下成分:聚丙烯、玻璃纤维、导电炭黑、偶联剂、增韧剂和阻燃剂;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聚丙烯50~70%、玻璃纤维5~10%、导电炭黑10~15%、偶联剂2~8%、增韧剂1~15%和阻燃剂3~10%。利用炭黑制作导电塑料,能够达到永久抗静电效果,提高耐光照老化,具有更好的导电效果。
所述聚丙烯为流动速率在70~90的聚丙烯,导电炭黑为乙炔碳黑,且纯度为80~99%。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成分:聚丙烯、玻璃纤维、导电炭黑、偶联剂、增韧剂和阻燃剂;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聚丙烯40~60%、玻璃纤维4~8%、导电炭黑10~15%、偶联剂1~5%、增韧剂0.1~10%和阻燃剂1~5%。
所述聚丙烯为流动速率在80~95的聚丙烯,导电炭黑为乙炔碳黑,且纯度为90~99%。
所述阻燃剂为三氧化二锑,所述三氧化二锑的纯度为70~80%。
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A151 或硅烷偶联剂 A171。
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成分:聚丙烯、玻璃纤维、导电炭黑、偶联剂、增韧剂和阻燃剂;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聚丙烯50%、玻璃纤维10%、导电炭黑15%、偶联剂8%、增韧剂15%和阻燃剂10%。利用炭黑制作导电塑料,能够达到永久抗静电效果,提高耐光照老化,具有更好的导电效果。
所述聚丙烯为流动速率在90的聚丙烯,导电炭黑为乙炔碳黑,且纯度为99%。
在本发明一个较佳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成分:聚丙烯、玻璃纤维、导电炭黑、偶联剂、增韧剂和阻燃剂;按照质量百分比计算,所述聚丙烯40%、玻璃纤维8%、导电炭黑15%、偶联剂5%、增韧剂10%和阻燃剂5%。
所述聚丙烯为流动速率在95的聚丙烯,导电炭黑为乙炔碳黑,且纯度为99%。
所述阻燃剂为三氧化二锑,所述三氧化二锑的纯度为80%。
所述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所述硅烷偶联剂为硅烷偶联剂 A151 或硅烷偶联剂 A17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新区华士达工程塑胶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新区华士达工程塑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549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