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盘形齿轮铣刀对齿轮多个齿槽同时进行预加工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25145.9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44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英姿;王宽伟;李克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衡阳重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F1/06 | 分类号: | B23F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21002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铣刀 多个齿槽 同时 进行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形齿轮铣刀对齿轮多个齿槽同时进行预加工的方法。
背景技术
企业对齿轮进行预加工时,一般使用的是单件刀具单齿分度的方法对齿轮进行预加工,被加工齿轮在每一次分齿运动结束后进行切削加工时,被加工齿轮只有一个齿槽被切削加工。
对齿轮进行预加工的刀具有指形齿轮铣刀及盘形齿轮铣刀。指形齿轮铣刀在其齿形的渐开线根部的齿形宽度尺寸很小,因而在指形齿轮铣刀进行成形加工时,处于这一部分的刀具切削部分线速度很低,因而刀具消耗高,很难提高切削效率及生产效益。而单个盘形齿轮铣刀虽然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但其在进行齿轮预加工时其生产效率也比较低。而且无论是指形齿轮铣刀还是盘形齿轮铣刀在对齿轮进行预加工时,其刀具的齿形轮廓与被加工齿轮的齿槽要一致,因而模数相同齿数不同的齿轮需要用不同的齿轮加工刀具对其进行切削加工,所以刀具的通用性很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盘形齿轮铣刀对齿轮多个齿槽同时进行预加工的方法,在被加工齿轮每一次分齿运动结束后,至少有2件盘形齿轮铣刀对被加工齿轮进行预加工,被加工齿轮至少有2个齿槽同时被切削加工。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齿轮预加工的刀具通用性及缩短齿轮预加工的加工时间。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盘形齿轮铣刀对齿轮多个齿槽同时进行预加工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先选取盘形齿轮铣刀,所述盘形齿轮铣刀轴向截面的齿形为与被加工齿轮的齿形相匹配的齿形,再将左隔套、所述盘形齿轮铣刀、右隔套套装固定在主轴外圆周面上,在所述被加工齿轮每一个分齿运动结束后,所述盘形齿轮铣刀对所述被加工齿轮进行预加工,所述盘形齿轮铣刀至少有2件,并且所述被加工齿轮在每一次分齿运动结束后进行切削加工时,所述被加工齿轮至少有2个齿槽同时被切削加工。
采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多件所述盘形齿轮铣刀成为一组对所述被加工齿轮进行预加工,每齿分度时所述被加工齿轮的多个齿槽同时在进行切削加工,但同时被预加工的多个齿槽与每个相对应的对它进行预加工的所述盘形齿轮铣刀所接触切削的部分是所述被加工齿轮齿槽齿形的不同部分,因而所述被加工齿轮的一个齿槽被预加工出来的轮廓,实际上是由多个所述盘形齿轮铣刀包络加工而成。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盘形齿轮铣刀在轴向截面上的齿形的齿形角α与所述被加工齿轮的标称压力角相等,所述盘形齿轮铣刀在轴向截面上的齿形的齿顶高ha、工作齿高hw、径向间隙c均与所述被加工齿轮的基准齿形中相对应的参数项相等,所述盘形齿轮铣刀在轴向截面上的齿形的齿厚的名义尺寸比所述被加工齿轮的渐开线圆柱齿轮基准齿形的齿厚的名义尺寸要小,其减少量为所述被加工齿轮的预加工余量A。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盘形齿轮铣刀每两件盘形齿轮铣刀轴向截面齿形中心的中心距等于所述被加工齿轮的周节P,或为所述被加工齿轮周节P的倍数。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主轴上有限制所述盘形齿轮铣刀的定位装置,所述定位装置轴向安装于每两件所述盘形齿轮铣刀之间。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定位装置为定位套,所述定位套安装于所述主轴外圆周面上,所述定位套位于所述盘形齿轮铣刀每两件之间。
本发明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定位装置为所述主轴外圆周面上的凸台,所述凸台在轴向方向的位置位于每两件所述盘形齿轮铣刀之间。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成组预加工齿轮的所述盘形齿轮铣刀因为刀具齿形轮廓采用的是基准齿形,所以预加工齿轮的刀具通用性得到了提高,同时,本发明还提高了齿轮预加工的切削效率,降低了齿轮加工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盘形齿轮铣刀对齿轮多个齿槽同时进行预加工的正视图,图中P代表被加工齿轮的周节。
图2多个盘形齿轮铣刀包络而成的齿槽正视图。
图3根据被加工齿轮的基准齿形及预加工余量统一设计的盘形齿轮铣刀的齿形轮廓的正视图,图中P代表被加工齿轮的周节、ha代表齿顶高、hw代表工作齿高、c代表径向间隙、α代表齿形角、A代表预加工余量。
图4定位套的安装正视图,图中P代表被加工齿轮的周节。
图5主轴的变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衡阳重机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衡阳重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51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