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洗衣机的絮凝容器进水结构及洗衣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4718.6 | 申请日: | 2014-07-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735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1 |
发明(设计)人: | 武凤玲;劳春峰;车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F39/08 | 分类号: | D06F39/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元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23 | 代理人: | 张则武 |
地址: | 266101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洗衣机 絮凝 容器 进水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洗衣机的絮凝容器进水结构,所述絮凝容器的顶部设有向内凸出的进水喷头,进水喷头上设有多个喷水孔,各喷水孔的孔径依据该喷水孔和絮凝容器侧壁间的距离对应设置,不同孔径的喷水孔中喷射出不同速度的、可冲刷至絮凝容器侧壁的水流。通过上述装置,使不同孔径的喷水孔中喷射出的进水水流均可冲刷至絮凝容器的内壁,以使得絮凝容器的进水水流对絮凝容器内壁进行冲刷,实现利用进水水流对絮凝容器进行清洗的目的。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装有如上所述的絮凝容器进水结构的洗衣机。本发明结构简单,效果显著,适宜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洗涤设备领域的洗衣机,尤其涉及一种洗衣机的絮凝容器进水结构,还涉及一种装有该进水结构的洗衣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洗衣机现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家电之一,洗衣机的洗衣过程主要包括洗涤、漂洗、甩干几个阶段,在洗涤阶段洗衣机进水和洗涤剂对衣物进行洗涤,进入漂洗阶段后为了漂净污渍和残留的洗涤剂,需要进更多的水或执行更多的漂洗次数对衣物进行漂洗,这势必耗费大量的水资源,即使是省水的滚筒洗衣机,为了漂净衣物也需要漂洗至少两次,这一过程至少要消耗30L以上的自来水。有时衣物上的污渍较少或投放的洗涤剂较少,可能两次就漂洗干净了,但由于用户选择了3次漂洗,势必也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比如6Kg的全自动洗衣机一般两次漂洗水基本用水量在100升左右。如何在洗净衣服的同时能够做到省水省电,一直是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目前为止尚未有家用洗衣机配套使用的水净化及循环利用装置,即便是所谓的带有节水功能的洗衣机,一般在洗衣机的侧位安装储水箱,采用水泵进行注水和排水,一般能够一次注水,漂洗3次,起到节水功能。但洗涤后的水不能够保存,同时使洗衣机本身结构复杂、庞大,不利于运输、回收处理等。由于体积、结构以及灵活性等方面的限制,影响了洗衣机原有功能以及节水箱本身功能的充分发挥。
在现有洗衣方式的基础上为了更好的节约水资源,很多厂家投入了大量的研发,以生产具有水净化及循环利用装置,生产带有节水功能的洗衣机。
同时,随着絮凝技术逐渐成熟,在工业领域中逐渐应用和推广开来。采用絮凝原理制作的节水洗衣机也就成为了各洗衣机生产厂家的研发热点。但是,由于现有的絮凝容器的进水结构,普遍为直流进水,存在着水流冲击力度大、易打破大块絮凝物、易产生大量泡沫影响絮凝剂投放的等问题,不利于直接利用在洗涤设备领域。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洗衣机的絮凝容器进水结构,以实现絮凝容器利用进水水流自动清洁内壁的目的。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洗衣机的絮凝容器进水结构,所述絮凝容器设有进水喷头,进水喷头上设有多个喷水孔,各喷水孔的孔径依据该喷水孔和絮凝容器侧壁间的距离对应设置,不同孔径的喷水孔中喷射出不同速度的、可冲刷至絮凝容器侧壁的水流。
进一步,各喷水孔的轴向高度相等设置,周向宽度与该喷水孔和絮凝容器侧壁间最短距离呈反比;或各喷水孔的周向宽度相等设置,轴向高度与该喷水孔和絮凝容器侧壁间最短距离呈反比。从而,使距絮凝容器侧壁较远距离的喷水孔的孔径较窄,以较大速度、较窄覆盖面积喷射水流;距絮凝容器侧壁较近距离的喷水孔的孔径较宽设置,以较小速度、较宽覆盖面积喷射水流;实现不同位置的喷水孔喷射对应水流,以将絮凝容器内壁全部覆盖喷射的目的。
进一步,所述的进水喷头设于絮凝容器顶部的中心处,各喷水孔沿进水喷头的外周排布。
进一步,所述进水喷头由壳体构成,壳体围成中空的进水腔室,壳体上部设有将进水腔室与盛水筒相连通的进水口,将进水腔室与絮凝容器内部相连通的各喷水孔设于壳体的下部;各喷水孔均由贯穿壳体侧壁的通孔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471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