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显示面板在审
| 申请号: | 201410324687.4 | 申请日: | 2014-07-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78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 发明(设计)人: | 陈仁龙;李汉郎;吕汝松;陈建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2F1/1339 | 分类号: | G02F1/1339;G02F1/1337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贾磊 |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竹***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 面板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关于一种显示面板,特别关于一种可改善边框区域亮暗条纹(亮度不均,即Mura)现象的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平面显示装置已经广泛的被运用在各种领域,尤其是液晶显示装置,因具有体型轻薄、低功率消耗及无辐射等优越特性,已经渐渐地取代传统阴极射线管显示装置,而应用至许多种类的电子产品中,例如移动电话、可携式多媒体装置、笔记型电脑、液晶电视及液晶屏幕等等。
一般而言,液晶显示装置主要包括一液晶显示面板及一背光模块。其中,液晶显示面板主要具有一薄膜晶体管基板(TFTsubstrate)、一彩色滤光基板(CFsubstrate),以及夹设于两基板间的一液晶层。于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的制造过程中,会例如于一薄膜晶体管基板(TFTsubstrate)的四周涂布框胶,并于框胶内注入液晶,再于真空环境下将薄膜晶体管基板与一彩色滤光基板(CFsubstrate)对应粘合后,将框胶进行固化,以得到一液晶显示面板结构。
由于液晶分子注入后会流向面板的四周,但是于框胶未固化之前,液晶分子与框胶会产生化学变化而造成框胶的溶解,严重时会造成液晶的污染,使得显示装置的边框区域因液晶的污染而产生明显亮暗条纹的不均(Mura)现象。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可改善边框区域的亮度不均(Mura)现象,已成为重要课题之一。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为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用以改善边框区域亮暗条纹的不均(Mura)现象。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一第一基板及与第一基板相对而设的一第二基板、一液晶层、一框胶、至少一间隔物、一第一配向层以及一第二配向层。液晶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之间。框胶封闭第一基板与第二基板的外围。间隔物设置于框胶内。第一配向层设置于第一基板上。第二配向层设置于第二基板上,且第一配向层或第二配向层至少覆盖间隔物的部分表面。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配向层覆盖间隔物的全部表面,并延伸至第一基板的边缘。
在一实施例中,第二配向层覆盖间隔物的全部表面,并延伸至第二基板的边缘。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一第一透明导电层,其设置于第一基板上,并延伸至第一基板的边缘,且间隔物位于第一透明导电层上。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一保护层,其设置于第二基板上,且保护层对应于框胶处具有至少一凹部。
在一实施例中,凹部位于框胶内、或部分位于框胶内,且部分位于框胶外。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一第二透明导电层,其设置于保护层上,且第二配向层位于第二透明导电层上,并延伸且覆盖凹部。
在一实施例中,位于框胶内的保护层上具有第二透明导电层,且间隔物位于第二透明导电层上。
在一实施例中,间隔物与保护层对应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还包括一遮光层,其设置于第一基板上,且遮光层对应于框胶处具有至少一凹部,其中凹部位于框胶内、或部分位于框胶内,且部分位于框胶外。
承上所述,因本发明的显示面板中,通过将间隔物设置于框胶内,并将第一配向层及第二配向层延伸至框胶内,且第一配向层或第二配向层至少覆盖间隔物的部分表面,因此,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是通过间隔物、第一配向层及第二配向层来降低液晶流向框胶的速度,借此提高液晶分子与框胶产生化学变化的时间,故可改善显示面板的边框区域产生明显亮暗条纹的不均(Mura)现象。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显示面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B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另一实施态样的显示面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2A至图2G分别为图1A中,于第一基板的上俯视间隔物的形状示意图。
图3A为液晶分子与配向层及透明导电层的接触角的示意图。
图3B为不同时间下,不同的液晶分子搭配不同的配向层及透明导电层时,其接触角的变化曲线示意图。
图4A及图4B分别为本发明不同实施态样的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1a、1b、3:显示面板11:第一基板
12:第二基板13:框胶
14、14a、14b、14c:间隔物15:第一配向层
16:第二配向层17:遮光层
18:第一透明导电层19:保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468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晶显示面板及其隔垫物组件
- 下一篇:一种背板及直下式背光模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