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泵体压铸件焊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24334.4 | 申请日: | 2014-07-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87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华兴龙;吴佳 | 申请(专利权)人: | 霍山县龙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15/00 | 分类号: | B23P15/0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2372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铸 焊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泵体压铸形成后的处理过程,特别是一种泵体压铸件焊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采用浇铸形成的泵体的强度、硬度、拉伸强度与延伸率不够,不足以满足泵体的技术要求。
而采用压铸技术制成的泵体通常表面毛刺较多,不够光滑,且在泵体内部容易形成气孔,影响本体的质量。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泵体压铸件焊接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压铸件加工打磨,直至压铸件的凹槽里面无毛刺、拉模、多肉与掉肉现象;
S2:取一块无缺陷的镶块,并在该镶块的凸槽周边涂上黄油;
S3:涂上黄油后在该镶块上添加密封圈,将所述凸槽固定住;
S4:打击镶块将其打进所述凹槽中,所述镶块低于所述凹槽的外侧平面;
S5:对压铸件的尺寸进行校正,并对压铸件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
S6:将压铸件放在激光焊接机上进行激光焊接,完成焊接后对压铸件进行试漏测试。
较佳地,步骤S4中采用铁锤将所述镶块打入所述凹槽。
较佳地,步骤S6中在焊接之前还需要设置激光焊接机的工作参数,所述工作参数包括电压、电流、脉冲宽度、焊接速度与焊点大小。
较佳地,所述步骤S6焊接之前需要对坡口及其两侧各20mm范围内的毛刺、铁锈、油污清除干净,并打磨坡口至出现金属光泽。
较佳地,步骤S6中的试漏测试包括过程:
将压铸件降压到2KG,并在焊接部位涂上肥皂水,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没有气泡则所述压铸件合格,反之则不合格。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对压铸形成的泵体进行打磨、镶块以及焊接处理,使压铸形成的泵体表面光滑无毛刺,形成的泵体结构更加完整,很好的消除压铸过程中形成的瑕疵,加工完成合格的泵体。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泵体压铸件焊接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泵体压铸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泵体压铸件焊接方法,如图1所示,其包括以下步骤:
S1:对压铸件加工打磨,直至压铸件的凹槽里面无毛刺、拉模、多肉与掉肉现象;
S2:取一块无缺陷的镶块,并在该镶块的凸槽周边涂上黄油;
S3:涂上黄油后在该镶块上添加密封圈,将所述凸槽固定住;
S4:打击镶块将其打进所述凹槽中,所述镶块低于所述凹槽的外侧平面;
S5:对压铸件的尺寸进行校正,并对压铸件的表面进行打磨处理;
S6:将压铸件放在激光焊接机上进行激光焊接,完成焊接后对压铸件进行试漏测试。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索要加工的泵体压铸件。
本实施例中步骤S4中采用铁锤将所述镶块打入所述凹槽,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重击工具将镶块打入凹槽中,本实施例并不对打击镶块的工具进行限定。所述步骤S6焊接之前需要对坡口及其两侧各20mm范围内的毛刺、铁锈、油污清除干净,并打磨坡口至出现金属光泽。
步骤S6中在焊接之前还需要设置激光焊接机的工作参数,所述工作参数包括电压、电流、脉冲宽度、焊接速度与焊点大小。本实施例在电脑上操作,按要求在电脑上绘制好图形,并调出;在操作台上调好参数,脉冲宽度为7-9Hz,电压为90-140v,脉冲频率为7-9rin/m。
步骤S6中的试漏测试包括过程:
将压铸件降压到2KG,并在焊接部位涂上肥皂水,观察是否有气泡冒出,没有气泡则所述压铸件合格,反之则不合格。
调节十字光标与激光点重合,调节工作台与焊件的焦距(焦距为80mm)并用电脑绘制图形在操作台上,“空走”调制成符合焊接产品的图形,调试焊接并接通氩气。
焊接时需注意:产品不能有气孔;
气孔分为外部气孔和内部气孔两方面;外部气孔主要是因为产品表面有毛刺、渣包不平整、没有装置氩气所引起的;内部气孔主要是由于密封圈过大、内部有倒角、没有加黄油、操作台不平整、人为原因所引起的。
焊好后的产品,焊接完成后观察外形是否符合要求,有气孔的要补焊,不符合要求的焊两遍。观察焊缝是否平整;外观检验合格后进行试漏,试漏合格,放入合格产品框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霍山县龙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霍山县龙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433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机电销钉起出器机构
- 下一篇:铰座耳板调节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