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带皮杉木尾的杉木作为载体种植铁皮石斛的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21320.7 | 申请日: | 2014-06-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064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2 |
发明(设计)人: | 赵木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赵木华 |
主分类号: | A01G31/00 | 分类号: | A01G3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37300 广西壮族***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杉木 作为 载体 种植 铁皮 石斛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种植铁皮石斛的方法,尤其是一种利用带皮杉木尾的杉木作为载体种植铁皮石斛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铁皮石斛种植的过程中,绝大部分都采用平面搭架种植,高成本,高损耗,单位面积浪费,环境受到限制,病虫害特别多,产出的铁皮石斛成品品质差,大面积推广困难,而采用立体种植的方法,成本低、管理操作方便,环境空间大、美观,成品品质好,可普及到广大农村、城市的个体家庭。这个模式,是一种提高产品品质,(即几乎以野生资源一样)低成本、低损耗,可进入千家万户的新方法、新途径。
目前,利用这种模式立体种植铁皮石斛未见相关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带皮杉木尾的杉木作为载体种植铁皮石斛的方法。
这种利用带皮杉木尾的杉木作为载体种植铁皮石斛的方法:由下列步骤构成:
(1)先把砍伐好的直径小的杉木或直径小木尾的杉木,通过机械工具截断成两米长的一段,长度小于两米的或更短的,另放备用;
(2)然后把上述(1)截好两米长的杉木和部分不够两米长的杉木,在小头部分削离杉木皮,削离的长度为30cm;
(3)将建筑用的沥青烧溶后,把废旧的机油与沥青充分混和,用其渗满已削离树皮的部分,待冷却后,捆扎成甘榄的形状,斜度为60度,每柱距离40cm;渗满沥青的木段插入泥土下,或者用水泥砖固定;
(4)在捆扎过程中,间隔混接扎不够两米长的木段;每排的长度视场地而定,长度为1-3米,或者5-20米,如果长排的要留横向人行道,每排的距离50cm,每3排为1组,组与组之间的距离留宽度80cm的人行道;
(5)铁皮石斛的瓶苗脱瓶后,自然风干根须的水份,用少量水苔包住根须,捆扎到杉木杆上,高度离地面30cm以上开始捆扎,每圈4-6苗,每条杉木80至100苗,每亩27万-30万苗。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是全新的种植模式,利用扩大农村有成片的、散落的龙眼树果园、荔枝树果园、杂木林作为天然遮挡部分阳光,在林下创造立体的载体,落地的立体载体是培养大棚专用,林下可用。吊挂在树上的载体是林下专用,从而大大提高了林下、大棚种植的单位面积,与载体是平面种植相比提高了数倍以上的效果。
载体用材,方法简单易实施;利用不合适做建筑用材、家具等用材的杉木作为载体,作为支撑架,不用搭建栽培架,易推广,低投入。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1)先把砍伐好的直径小的杉木或直径小木尾的杉木,通过机械工具截断成两米长的一段,长度小于两米的或更短的,另放备用;
(2)然后把上述(1)截好两米长的杉木和部分不够两米长的杉木,在小头部分削离杉木皮,削离的长度为30cm;
(3)将建筑用的沥青烧溶后,把废旧的机油与沥青充分混和,用其渗满已削离树皮的部分,待冷却后,捆扎成甘榄的形状,斜度为60度,每柱距离40cm;渗满沥青的木段插入泥土下,或者用水泥砖固定;
(4)在捆扎过程中,间隔混接扎不够两米长的木段;每排的长度视场地而定,长度为1-3米,或者5-20米,如果长排的要留横向人行道,每排的距离50cm,每3排为1组,组与组之间的距离留宽度80cm的人行道;
(5)铁皮石斛的瓶苗脱瓶后,自然风干根须的水份,用少量水苔包住根须,捆扎到杉木杆上,高度离地面30cm以上开始捆扎,每圈4-6苗,每条杉木80至100苗,每亩27万-30万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赵木华,未经赵木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132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