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再生烟气脱硫及吸收液循环处理工艺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20986.0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972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吴嘉乐;陈林波;黄丹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B01D53/50;B01D53/96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0031***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烟气 脱硫 吸收 循环 处理 工艺 | ||
1.一种再生烟气脱硫及吸收液循环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由以下3个步骤组成:
步骤1:采用吸收塔(T101),吸收塔(T10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连接的除尘段、喷淋段(SP)及储液段(V),除尘段上部设有除雾器(ME),除雾器(ME)顶部设有烟气出口(BO),喷淋段(SP)一侧设有冷激模块(HE101),冷激模块(HE101)顶部设有烟气进口(RGI);
再生烟气由烟气进口(RGI)进入冷激模块(HE101),工艺水喷入再生烟气中,将再生烟气冷却,冷却后的再生烟气进入吸收塔(T101),然后在吸收塔(T101)的喷淋段(SP)与喷淋的吸收液逆流接触而脱硫;脱硫后的烟气进入除尘段除尘,然后经除雾器(ME)除雾后由烟气出口(BO)排至烟囱;
步骤2:吸收塔底部储液段(V)内脱硫后的吸收液排至中和槽(R201),中和槽(R201)内加入石灰乳浆液,使吸收液再生;
步骤3:将中和槽(R201)内再生的混合液送至增稠器(S201),澄清后的溢流液溢流至再生液槽(V202),增稠后的底流液流入中间槽(V201);中间槽(V201)内的液体由压滤泵(P202)送至板框压滤机(PF201)压滤,滤饼排出,滤液流至再生液槽(V202)内;向再生液槽(V202)内补充损失的钠碱,然后将再生液槽(V202)内的液体送回至吸收塔底部储液段(V)。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烟气脱硫及吸收液循环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储液段(V)通过吸收液循环泵(P101)与喷淋段(SP)内上部的三层喷淋装置连接,冷却后的再生烟气在吸收塔(T101)的喷淋段(SP)与喷淋装置喷淋的吸收液逆流接触而脱硫。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烟气脱硫及吸收液循环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除尘段内设有除尘模块(DRM),除尘模块(DRM)包括大孔筛板(A),升气管板(B)设于大孔筛板(A)下侧,脱硫后的烟气进入除尘模块(DRM),与大孔筛板(A)上的液层接触而洗涤,洗涤后的工艺水流下至升气管板(B),然后流回洗涤液槽(V104),再通过洗涤液泵(P103)送至大孔筛板(A)上;洗涤液槽(V104)中的水由工艺水进行补充,同时将部分含有微细颗粒的工艺水流入吸收塔(T101)底部的储液段(V)。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再生烟气脱硫及吸收液循环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除尘模块(DRM)的洗涤液气比为0.4~0.8L/m3,除尘模块(DRM)压降为350~450Pa;大孔筛板(A)孔径为15~20mm,大孔筛板(A)开孔率20%~30%,大孔筛板(A)与除雾器(ME)间距为1500~2000mm;升气管板(B)上的升气管内烟气速度为10~12m/s,升气管板(B)与大孔筛板(A)间距为1000~1500m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烟气脱硫及吸收液循环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吸收塔储液段(V)内设有水力搅拌模块,将储液段(V)内的吸收液通过管路进入搅拌循环泵(P105),然后通过出口管路由喷嘴喷出,使液体流动而搅拌;搅拌循环泵(P105)流量相当于每小时吸收塔塔底储液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烟气脱硫及吸收液循环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再生烟气在冷激模块(HE101)内流速为6~10m/s,气液接触时间为0.3~0.5s。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烟气脱硫及吸收液循环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石灰乳浆液制作方法如下:将石灰输送进入石灰料仓(V101)内,然后经计量加料进入消化槽(V102),制得的石灰乳浆液进入石灰乳浆液槽(V103),再由石灰乳浆液泵(P104)送至中和槽(R201)。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烟气脱硫及吸收液循环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板框压滤机(PF201)滤饼中包含亚硫酸钙、硫酸钙、石灰中杂质和催化剂粉尘。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烟气脱硫及吸收液循环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增稠器(S201)为斜板沉降器。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再生烟气脱硫及吸收液循环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塔(T101)中的pH值为6.5~7.0,中和槽(R201)中的pH值为9.5~11.0,再生液槽(V202)中的pH值为11.0~12.5,再生液槽(V202)内的钠碱消耗量为0.10~0.15mol/(molSO2);所述吸收塔(T101)压降为800~1000Pa,所述板框压滤机(PF201)为0.6MPa。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海诚工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0986.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