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瘀证勃起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20952.1 申请日: 2014-07-04
公开(公告)号: CN104055579A 公开(公告)日: 2014-09-24
发明(设计)人: 戴继灿;陈翔;胡超;崔杰峰 申请(专利权)人: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主分类号: A61B19/00 分类号: A61B19/00
代理公司: 上海智信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2 代理人: 邓琪;宋丽荣
地址: 200001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血瘀证 勃起 功能障碍 动物 模型 制作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医学和动物行为学领域,涉及一种血瘀证勃起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背景技术

勃起功能障碍(erectile dysfunction,ED,中医称为“阳痿”)是一种常见的男性疾病,一直以来是泌尿外科及男科的研究热点。在中医病因病机理论中,多认为因情志刺激影响肝的疏泄功能而使肝郁气滞,或因纵欲房劳、久病体虚而精血亏虚、耗伤肾气,致瘀血阻络,宗筋气血循行不畅,而发阳痿,其中肝郁和肾虚是最重要的两个基础病机,血瘀则是阳痿的重要病理因素[李柳骥,严季澜。阳痿病因病机述略。吉林中医药,2011,31(9):819-821.]。由上病机阐述可见,阳痿病人,尤其是病情严重或久治不愈的病人,多存在血瘀证候表现。

血瘀证动物模型的相关研究已有多年历史,但这些模型多以血液循环障碍与微循环障碍为特征,仅从机体某一局限性生化、病理等指标变化来反映血瘀这一中医证候,并非从整体出发,不能反映机体整体情况,模型判断标准也存在一些问题。一个理想的中医证候模型,应该体现中医学“有诸内必行诸于外”的整体观念,利用动物的生物体表特征来模拟人体证候的特征[田金洲,王永炎,时晶,等。证候模型研究的思路。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6):18-21.]。血瘀证在人身上主要以舌暗、有瘀点或瘀斑、舌下静脉曲张、唇痿舌青、口燥但欲漱水不欲咽、疼痛夜甚或痛处不移、脉微大来迟或涩等为表现特征[时晶,田金洲,王永炎,等。血瘀证的生物学基础研究。中华中医药杂志,2006,21(6):363-364.],在动物模型上,则体现在动物的舌象、唇象、耳廓、尾尖、眼球、毛皮以及动物行为等方面,主要表现为舌质色泽紫暗,舌下脉络色泽紫暗,脉络明显增长、增粗,耳廓等部位脉络亦出现相似改变;进食、饮水及活动减少等。此类能够模拟人体证候特征的动物模型目前有一种报道[尹军祥,田金洲,王永炎,等。寒凝血瘀证表征模型的建立。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9(10):682-685.],但无该造模方法导致ED的报道。

目前用于ED研究的中医证候动物模型多为肝郁型ED模型[刘林锡,赵秀珍,刘煜德。勃起功能障碍的中医研究概况。亚太传统医药,2010,6(6):170-171.]及肾阳虚型ED模型[樊金卿,孙一鸣,赵兵,等。鹿仲温肾水丸对肾阳虚型勃起功能障碍的研究。中医药信息,2013(4):36-37.],其它证候ED模型建立较少,至今为止未见血瘀型ED动物模型相关报道。

ED的西医治疗主要使用磷酸二酯酶-5抑制剂,总体而言能使65%-70%的患者成功完成性交[McMahon C G.Erectile dysfunction.Internal medicine journal,2014,44(1):18-26.]。但该类药物的使用存在一些禁忌症,同时也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甚至可能导致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发生,且对重度ED合并其它性功能障碍者疗效欠佳。而中医药对于“久病成瘀”、“久病入络”的慢性疾病治疗存在优势,并能从整体上提高性功能,改善全身健康状况[刘保兴,陈斌,王琦。论西地那非与中医药治疗勃起功能障碍的优势与不足。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04,2:004.],能弥补西药的不足。因此,建立一个合适、可靠的血瘀证ED模型对于筛选用于血瘀证ED治疗的中药、研究其作用机制及评估其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

相应地,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千差万别,动物模型的不同势必导致制作方法的不同,而且其间通常不具备借鉴意义。现有的肝郁型ED模型的制作方法,通常使用束缚筒束缚大鼠进行造模,需时50天,并且需要逐步改变束缚时间及束缚强度,操作较为复杂,且存在束缚强度难以定量,造模时间较长等问题[张立侠,王慧.肝郁证勃起功能障碍大鼠模型建立的实验研究.中国男科学杂志,2007,20(11):29-31.]。虽然有血瘀证的动物模型报道,但尚未有报道血瘀证ED动物模型。现有的外伤血瘀、热毒血瘀、血虚血瘀等模型多采用急性造模刺激因素,与ED的慢性发病过程不相符合;气虚血瘀、寒凝血瘀、痰浊血瘀等慢性刺激模型存在仅在局部刺激、模型仅有生化指标改变而不能产生动物的血瘀证生物表征、模型不稳定,易逆转等缺点[颜琳琳,周利红,李琦.中医血瘀证动物模型研究概况.中医杂志,2014,55(3):255-258.]。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血瘀证勃起功能障碍动物模型的制作方法。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未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095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