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流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20501.8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94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安梦学;张玉明;常福洪;吴慧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西兴永明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R15/00 | 分类号: | G01R15/00;G01R15/14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顺天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17 | 代理人: | 郭伟刚 |
地址: | 030001 山***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紫铜板 锰铜板 取样柱 分流器本体 分流器 电流输出 对称设置 取样电压 取样检测 输入孔 功耗 焊接 填补 | ||
1.一种分流器,包括分流器本体(1)和取样柱(2),所述取样柱(2)包括第一取样柱(21)和第二取样柱(22),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本体(1)包括中心位置的锰铜板(10)和对称设置于所述锰铜板(10)两侧的第一紫铜板(11)及第二紫铜板(12);
所述第一紫铜板(11)上设置所述第一取样柱(21)和至少一个电流输入孔(41);
所述第二紫铜板(12)上设置所述第二取样柱(22)和至少一个电流输出孔(42);
所述第一紫铜板(11)、所述第二紫铜板(12)及所述锰铜板(10)均采用长方形设计,它们的厚度及长度相同,所述厚度在2mm-12mm之间;所述锰铜板(10)的宽度在5mm-15mm之间,所述第一紫铜板(11)及所述第二紫铜板(12)的宽度在40mm-60mm之间,所述取样柱(2)的高度与所述分流器本体(1)的厚度之和不大于预定值H,所述预定值H在15mm-22mm之间;
所述第一取样柱(21)包括连接柱(211)和M4组合螺钉(212);所述连接柱(211)下端为M4螺柱,上端为对边6mm六棱柱,所述六棱柱的中心为直径4mm深6mm的螺纹孔;所述M4组合螺钉(212)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柱(211)的上端;
所述第二取样柱包括连接柱(221)和M4组合螺钉(222);所述连接柱(221)下端为M4螺柱,上端为对边6mm六棱柱,所述六棱柱的中心为直径4mm深6mm的螺纹孔;所述M4组合螺钉(222)螺纹连接所述连接柱(221)的上端,
其中,在电流为75A-600A规格时,所述第一紫铜板(11)上设置一个电流输入孔(41),所述第二紫铜板(12)上设置一个电流输出孔(42);
在电流为800A-1200A规格时,所述第一紫铜板(11)上设置两个电流输入孔(41),所述第二紫铜板(12)上设置两个电流输出孔(42),电流输入孔(41)和电流输出孔(42)关于锰铜板(10)成镜面对称分布;
在电流为1400A-1600A规格时,所述第一紫铜板(11)上设置三个电流输入孔(41),所述第二紫铜板(12)上设置三个电流输出孔(42),电流输入孔(41)和电流输出孔(42)关于锰铜板(10)成镜面对称分布;
所述分流器本体(1)的长度在89mm-91mm之间,所述第一取样柱(21)和第二取样柱(22)之间的距离在21mm-23mm之间,所述电流输入孔(41)和所述电流输出孔(42)之间的距离在59mm-61mm之间;
所述第一取样柱(21)与所述第二取样柱(22)对称设置于所述锰铜板(10)的两侧;
所述电流输入孔(41)和所述电流输出孔(42)为直径相同的圆孔,所述电流输入孔(41)和所述电流输出孔(42)还作为所述分流器的安装孔;所述电流输入孔(41)与所述电流输出孔(42)对称设置于所述锰铜板(10)的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锰铜板(10)的侧端面通过电子束焊分别与所述第一紫铜板(11)及所述第二紫铜板(12)的侧端面焊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样柱(21)的连接柱(211)和所述第二取样柱(22)的连接柱(221)通过下端的M4螺柱分别将所述第一取样柱(21)和所述第二取样柱(22)与所述分流器本体(1)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流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取样柱(21)的连接柱(211)与所述M4组合螺钉(212)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取样柱(22)的连接柱(221)与所述M4组合螺钉(222)之间分别压接导线(5);所述导线(5)之间输出所述取样柱(2)两端的压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西兴永明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山西兴永明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2050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渔业工业化循环流水养殖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信息推送方法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