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车辆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19860.1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0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魏文军;车玉秋;李海涛;刘平义;张绍英;王振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G17/00 | 分类号: | B60G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底盘 高度 调节 装置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车辆行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车辆。以满足作物生长期田间管理的作业要求。
背景技术
我国的农业机械发展迅速,在田间管理作业中,喷药、除草、施肥、中耕是重要的环节,因此人们对农业机械尤其是植保机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底盘高度越高,通过性越好。因此迫切的需要大幅度无级调整车辆底盘高度以提高车辆的通过性以适应作物田间管理要求。随着作物生长过程中高度的增加及高秆作物田间管理的作业,通常调整范围需要超过轮胎直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研究人员设计开发了很多装置提升底盘高度。目前有很多方式来实现对车辆底盘高度的调整,例如,申请号为201110457954.1的发明专利包括了一种车辆底盘高度调节悬架和具有该悬架的车辆,通过调整车架和车轮间的平行四边形机构,使得车架相对于车轮位置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可调,能够大幅度提升高度,但是通过平行四边形机构调节高度的同时,改变了车辆轴距,为动力传递和转向问题增加了难度。故研究开发在保持轴距、轮距都不变的情况下能够大范围调节高度的底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实现底盘高度的大幅度变化,在高度调节的同时能够保证轴距、轮距不变且调节方式便捷可靠,以适应各种高度作物的田间作业要求。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包括:与车辆底盘固定连接的车架、车轮、在车架上设置的曲柄双滑块机构、车架与车轮之间连接有滑块摇杆机构,两个机构共用同一滑块,车架相对于车轮位置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可调;
其中,车架包括与其固定连接的直线轨道,直线轨道上设置有可沿其水平移动的两个滑块;
所述曲柄双滑块机构包括:中点铰接于车架上的曲柄、两个长度相等的连杆各自一端分别与曲柄两端点铰接、另一端分别与在同一直线轨道上两滑块铰接,连杆长度大于1/2曲柄的长度;
所述滑块摇杆机构包括:上端与直线轨道上的一个滑块铰接、下端与车轮铰接的支撑杆,上端与车架铰接、下端与支撑杆中点铰接的摇杆,支撑杆长度为摇杆长度的两倍,滑块在车架的直线轨道上移动时,车轮相对车架始终沿竖直方向同一直线运动;
其中,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中除曲柄双滑块机构外,两组滑块摇杆机构以车辆轴距垂直平分线为中心线对称布置,驱动力驱动曲柄转动,实现车架相对于两车轮位置在竖直方向上的高度调整,车架在升降过程中保持车轮轴距不变。
其中,驱动力为液压马达,设置有液压控制阀为曲柄位置锁定机构,用于锁定曲柄与车架的夹角α,则车架在升降后的行走、作业过程中高度固定。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应用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的车辆,包括:车辆的底盘上固定安装两组上述的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以车辆前进方向中央平面对称、按给定轮距安装在车辆底盘的左右两侧,两组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上曲柄与车架的夹角α相等。
其中,曲柄与车架的夹角α=0或2π时,曲柄和连杆重叠共线,此时曲柄双滑块机构具有反向自锁功能,同时车架与车轮之间的距离最小,为应用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的车辆公路高速行驶状态。
同时等量改变两组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中曲柄与车架的夹角α,进而改变滑块与摇杆上端点之间的距离s,从而改变车轮与车架的垂直距离,实现车辆底盘高度调节。
(三)有益效果
上述的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车辆,可主动调整车辆底盘高度且调整范围超过车轮轮胎直径,在底盘高度的调整过程中能够保证车辆轴距、轮距不变。通过升高车辆底盘高度,可以提高车辆通过性,以适应作物生长中后期及高秆作物的田间管理作业要求;通过降低车辆底盘高度,以适应作物生长初期及低矮作物的田间管理作业要求,同时提高车辆高速行驶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机构简图;
图2应用车辆底盘高度调节装置的车辆工作原理图;
图3增大车辆底盘高度的工作原理图;
图4降低车辆底盘高度的工作原理图;
其中,1:车架;2:摇杆;3:滑块;4:支撑杆;5:车轮;6:连杆;7:曲柄;11:直线轨道;2’:摇杆;3’:滑块;4’:支撑杆;5’:车轮;6’: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98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