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类荧光强度对温度不敏感的荧光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18640.7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59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徐兆超;毛德琪;刘晓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9K11/06 | 分类号: | C09K11/06;C07D311/16;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沈阳晨创科技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001 | 代理人: | 张晨 |
地址: | 116023 ***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类 荧光 强度 温度 敏感 系统 | ||
1.一种荧光强度对温度变化不敏感的香豆素类荧光分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分子为7-二甲基氨基-3-醛基香豆素,其结构式如下:
2.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荧光强度对温度变化不敏感的香豆素类荧光分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中间体4-二甲基氨基-2-羟基苯甲醛的合成
0℃-5℃下将30mmol的POCl3滴加到无水DMF中,搅拌30-40分钟后,将事先溶解在无水DMF中的3-二甲基氨基苯酚20mmol缓慢滴加到该溶液中,升温至80℃-90℃;反应过夜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过滤得固体;将所得固体放在真空干燥箱中干燥6-12小时,柱层析分离得黄色固体4-(二甲基氨基)-2-羟基苯甲醛,柱层析分条件为石油醚:乙酸乙酯=3:1;
(2)7-二甲基氨基香豆素的合成
在圆底烧瓶中加入1.5mmol的4-二甲基氨基-2-羟基苯甲醛和3mmol丙二酸二甲酯,哌啶,以乙醇为溶剂回流反应6-12小时;反应后减压蒸出乙醇,加入浓盐酸和冰醋酸搅拌6-12小时,反应液倒入冰水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到5-6,抽滤得黄色固体,真空干燥箱干燥6-12小时,柱层析分离得到中间体7-二甲基氨基香豆素,柱层析分条件为石油醚:乙酸乙酯=3:1,浓盐酸与冰醋酸的体积比为1:1-3:1;
(3)7-二甲基氨基-3-醛基香豆素的合成
0℃-5℃下将1.6mmol的POCl3滴加到无水DMF中,搅拌30-40分钟,将事先溶解在干燥DMF中的7-二甲基氨基香豆素1.06mmol滴加到该溶液中,升温至60℃-70℃;反应12-16小时后,将反应液倒入冰水中,用氢氧化钠溶液调至中性,过滤得固体,乙醇重结晶得产品7-二甲基氨基-3-醛基香豆素。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荧光强度对温度变化不敏感的香豆素类荧光分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摩尔每升。
4.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荧光强度对温度变化不敏感的香豆素类荧光分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用的溶剂乙醇是预先进行蒸馏处理过的不含水或含有极少量水的乙醇。
5.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荧光强度对温度变化不敏感的香豆素类荧光分子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用氢氧化钠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2摩尔每升。
6.一种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荧光分子作为荧光探针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分子作为排除温度因素干扰的荧光探针。
7.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荧光分子作为荧光探针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采用所述荧光分子和罗丹明6G组成混合体系,通过研究混合体系温度的变化而导致的两种分子荧光强度的不同变化,来建立一种用内标法精确矫正体系温度的方法。
8.按照权利要求6或7所述荧光分子作为荧光探针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荧光分子与罗丹明6G组成混合体系,在温度变化从5℃到50℃时,测其在波长为415nm和520nm的光激发下不同温度的荧光,用其不同温度下的荧光强度比值来建立相应的方程进而实现用内标法来检测体系温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8640.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