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玉米涝渍后生理恢复的生化制剂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18602.1 | 申请日: | 2014-07-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22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王成雨;程备久;宋贺;马庆;龙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N43/22 | 分类号: | A01N43/22;A01P21/00;A01N4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汤东凤 |
地址: | 230036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玉米 涝渍后 生理 恢复 生化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作物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玉米涝渍后生理恢复的生化制剂。
背景技术
玉米苗期渍害是黄淮海南部玉米区玉米生产中经常遇到的逆境灾害,连续降雨或洪涝灾害,造成土壤淹水,往往会影响植株的正常生长发育。玉米苗期不同程度淹水,均有可能导致产量下降。玉米苗期淹水后,由于缺氧而导致根系活力降低,矿质离子和有益微量元素的吸收率减少,有氧呼吸途径改变为有害的无氧呼吸,大量有害物质如H2S等积累,玉米根际环境严重恶化,根系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根系的生长和和吸收活动受到抑制又会进一步导致植株体内激素平衡破坏和营养失调,出叶速度降低,地上部生长受抑制。淹水时间过长则会导致叶片失绿、萎蔫、根系腐烂,最终导致整株枯死。在土壤淹水条件下,叶片气孔关闭、蒸腾速率下降、光合速率降低,随着淹水时间的延长,叶绿素含量和光合作用相关功能酶活性下降,光化学效率降低。因此,在玉米生产上采用一定的补救措施,弥补逆境伤害,恢复玉米生长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活性氧清除剂如抗坏血酸、还原型谷胱甘肽、生育酚、苯甲酸钠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脱落酸等多次被报道在小麦、水稻等作物中具有清除活性氧,调节植物生长,促进植物生根发芽等方面具有良好的作用,但这些生化制剂在玉米方面的报道尚少,或者不甚全面、或者仅限于生理机制方面的研究,而对最终淹水后喷施生化制剂产量方面的研究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涝渍后生理恢复的生化制剂。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玉米涝渍后生理恢复的生化制剂是由抗坏血酸和表油菜素内酯(NBR)复配而成。
抗坏血酸和表油菜素内酯的重量比为1000:1-5,优选抗坏血酸和表油菜素内酯的重量比为1000:3。
本发明的玉米涝渍后生理恢复的生化制剂用于玉米涝渍后生理恢复时每亩30-31g生化制剂兑水30kg喷施,优选每亩30g抗坏血酸+0.09g表油菜素内酯兑水30kg喷施。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如下:
本发明的玉米涝渍后生理恢复的生化制剂可以降低玉米叶片内活性氧含量,明显提高玉米叶片抗氧化系统活性,玉米减产幅度与未淹水处理未达到显著差异水平,与淹水处理相比增产效果最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淹水后喷施生化试剂对玉米品种农华101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的示意图。
图2是淹水后喷施生化试剂对玉米品种农华101叶片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的示意图。
图3是淹水后喷施生化试剂对玉米品种农华101叶片POD活性的影响的示意图。
图4是淹水后喷施生化试剂对玉米品种农华101叶片SOD活性的影响的示意图。
图5是淹水后喷施生化试剂对玉米品种农华101叶片CAT活性的影响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1.1试验方法:
试验在能够储水的水分池内进行,供试材料为水分敏感型品种农华101和鲁单981,于四叶一心期进行水分处理,持续淹水时间为72小时,保持水层2cm。试验设淹水不喷生化剂处理(CK1,喷溶剂),不淹水处理(CK2,喷溶剂),喷抗坏血酸处理(ASA),喷表油菜素内酯(NBR)处理,喷抗坏血酸和喷表油菜素内酯处理(ASA+NBR)(详见表1)。生化剂购自Sigma公司,每处理24株,重复3次,随机排列,具体试验设计见表1。播种时间为2013年6月10号,基施纯氮180kg/hm2,追施纯氮90kg/hm2,于大喇叭口期施用,肥料品种为尿素;另基施钾105kg/hm2,肥料品种为KCl。种植密度为60000株/hm2,其他管理措施同一般玉米田。
表1 试验设计
1.2结果与分析
1.2.1淹水条件下不同生化制剂对两个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
由表2可知,对于农华101和鲁单981来说,NBR处理与淹水处理相比增产不显著;ASA与淹水处理相比有增产效果,但产量仍低于不淹水处理;ASA+NBR与不淹水处理产量差异不显著,增产效果最好。
表2 淹水条件下不同生化制剂对两个玉米品种产量的影响
注:增产幅度=(生化制剂处理产量-淹水处理产量)/淹水处理产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农业大学,未经安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860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