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梅核气的中药组合物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18150.7 | 申请日: | 2014-06-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9605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15 |
发明(设计)人: | 李为娟;胡怀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为娟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 | 分类号: | A61K36/896;A61P11/0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7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梅核气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梅核气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梅核气的主要症状为咽中如有物梗,咯之不出,咽之不下,可伴失眠、颈部紧束感、胸胁胀满等症状,多随情志波动而发作或加重,甚至有恐癌心理,常奔波于各个大小医院,有的甚至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近年来发病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西医治疗多采用口服舒乐安定片、谷维素片等,长期服用会产生胃肠不适、恶心、呕吐、口干、皮疹、瘙痒等副作用;近年来中医药在梅核气防治方面有较大进展,中医治疗从病机入手,采用整体治疗的方法,合理选方用药,采用具有补肾益气、疏肝解郁、清肺化痰、理气健脾等功效的中药辨证施医,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而且复发率低,毒副作用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梅核气的中药组合物。中医将梅核气的病因归属于情志疾病,可见气郁痰凝是本病的基本病机,气郁为病之本。人之脏腑经络各器官的正常生理活动,全赖气的升降出入。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则郁而为病,痰凝为病之标。气机失常,肝郁脾虚,水湿不运,停滞内凝而为痰。气、痰、湿相结,气机不畅,上阻咽喉而发此病。梅核气属于中医学“郁证”范畴。治宜补肾益气、疏肝解郁、清肺化痰、理气健脾。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梅核气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凤尾七5-9份、阳雀花10-15份、牛尾菜5-10份、太白小紫菀6-10份、阿里红1-3份、枇杷核3-9份、小黑药35-45份、五指毛桃根30-40份、胜红蓟10-20份、金挖耳5-9份。
优选的,凤尾七7份、阳雀花13份、牛尾菜7份、太白小紫菀8份、阿里红2份、枇杷核6份、小黑药40份、五指毛桃根35份、胜红蓟15份、金挖耳7份。
制备方法将上述中药水煎制成汤剂。
方中:凤尾七补肾、调经活血、养心安神;阳雀花补气益肾;牛尾菜补气、舒筋活络、活血;太白小紫菀化痰止咳、宽胸理气;阿里红温肺化痰、降气平喘、活血消肿、祛风利湿;枇杷核化痰止咳、理气止痛;小黑药补脾益肾、润肺止咳;五指毛桃根健脾补肺、行气利湿;胜红蓟清热解毒、利咽消肿;金挖耳清热解毒、利咽喉。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76例患者均符合梅核气诊断标准,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男12例,女26例,年龄28~52岁,平均40.6岁,病程3个月~5年。对照组男13例,女25例,年龄为29~53岁,平均41.3岁,病程3个月~5年。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1)病史中常有明确或不明确的情志不畅史;(2)自觉症状常有咽喉部异物阻塞感,吐之不出,咽之不下,空咽时明显,饮食无妨,甚或饮食时反觉减轻,其发病和症状起伏常与其情志状态有密切关系;(3)咽喉部检查无异常发现,或兼有一般慢性炎症表现等;(4)经检查应排除咽喉部位、邻近器官及全身器质性病变,特别是恶性病变。
3、治疗方法治疗组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称取凤尾七7g、阳雀花13g、牛尾菜7g、太白小紫菀8g、阿里红2g、枇杷核6g、小黑药40g、五指毛桃根35g、胜红蓟15g、金挖耳7g,水煎成汤剂,每日一剂,分早晚2次服用。对照组予以口服谷维素片,每次20毫克,每天3次,舒乐安定片1毫克,每晚睡前30分钟服用,每个疗程15天,两组均治疗四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4、疗效标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颁布的《中医耳鼻咽喉科病症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疗效。治愈:咽部异物感等症状消失;好转:咽部异物感等症状减轻;无效:咽部异物感等症状无明显变化。
5、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四个疗程后疗效比较,治疗组38例,其中治愈15例(39.5%),好转19例(50%),无效4例(10.5%),总有效率89.5%;对照组38例,其中治愈8例(21.1%),好转16例(42.1%),无效14例(36.8%),总有效率63.2%。两组比较,治疗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可比(P<0.05)。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称取凤尾七7g、阳雀花13g、牛尾菜7g、太白小紫菀8g、阿里红2g、枇杷核6g、小黑药40g、五指毛桃根35g、胜红蓟15g、金挖耳7g,将上述中药水煎成汤剂。
实施例二:称取凤尾七9g、阳雀花10g、牛尾菜10g、太白小紫菀6g、阿里红3g、枇杷核3g、小黑药45g、五指毛桃根30g、胜红蓟20g、金挖耳5g,将上述中药水煎成汤剂。
实施例三:称取凤尾七5g、阳雀花15g、牛尾菜5g、太白小紫菀10g、阿里红1g、枇杷核9g、小黑药35g、五指毛桃根40g、胜红蓟10g、金挖耳9g,将上述中药水煎成汤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为娟,未经李为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815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