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太阳能装置和车辆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18100.9 | 申请日: | 2014-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51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03 |
| 发明(设计)人: | 王福贵;刘进立;程龙;夏琳;张金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2S10/40 | 分类号: | H02S10/40;H02S30/2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858***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太阳能 装置 车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太阳能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能够自动展开和收拢太阳能板的太阳能装置和使用该太阳能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太阳能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其通过太阳板接收太阳光然后为相应的设备或蓄电池提供能量,这种工作方式中的太阳板在角度调整好后一般是处于固定状态。
目前在野外作业时,由于常规能源供应不便,也多利用太阳能来提供能量。但是野外作业涉及到经常变更作业地点,如果太阳能板一直处于展开状态则不利于移动。此外,由于作业地点的变更太阳能板的角度也需要适应性的调整。因此,目前固定式的太阳能板安装结构不能直接应用到野外移动作业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可以随时展开和收拢的太阳能装置。
本发明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太阳能装置的车辆。
特别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太阳能装置,包括:
滑轨框,为由四个侧边构成的矩形框架;
旋转座,用于为所述滑轨框提供固定点,其通过铰接与所述滑轨框的一侧边连接;
太阳能板,由上板、中板和下板构成;所述中板安装在所述滑轨框的上表面;所述上板通过一侧与所述中板的一侧活动连接后扣在所述中板的上表面;所述下板安装在所述滑轨框内,且所述下板可沿所述滑轨框向所述中板和所述上板的连接侧相反的一侧做平行移动;
支撑机构,包括液压支杆和控制所述液压支杆升降的驱动装置;所述液压支杆的一端连接在所述上板的侧边,另一端与所述驱动装置或固定点连接;
其中,所述液压支杆在所述驱动装置的控制下,推动所述上板以与所述中板铰接的侧边为旋转边进行旋转,同时所述滑轨框以与所述旋转座铰接的一侧为支点倾斜旋转,直至所述下板由所述滑轨框内滑出而所述上板相对所述中板旋转展开后形成一个平面。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支杆设置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上板的对应两侧边。
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支杆上设置有锁止机构,所述锁止机构用于在所述太阳能板展开至最终位置时锁定所述液压支杆的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上板在接收所述太阳光一面的背面设置有防雨板。
进一步地,所述上板与所述中板接触的一面的周边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槽内安装有密封条。
进一步地,所述上板相对与所述中板连接一侧的一侧安装有围绕所述上板的侧边构成的半框形避雷针。
进一步地,所述滑轨框与所述旋转座连接一侧的相邻两侧内表面设置有内凹的卡槽,所述卡槽与所述滑轨框平行,所述下板与所述卡槽接触的两侧设置有外凸的卡轨,所述下板通过所述卡轨卡入所述滑轨框的卡槽内。
进一步地,所述下板上设置有将所述下板固定在所述滑轨框内的弹性固定销。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安装有前述所限定的太阳能装置,所述太阳能装置通过旋转座和所述支撑机构固定在所述车辆的车体上,所述车辆上放置有接收所述太阳能装置能量的蓄电池。
进一步地,所述太阳能装置的框形避雷针与所述车辆的避雷装置连接。
本发明的太阳能装置将太阳能板拆分成三块,再利用滑轨框作为三块太阳能板的安装基座,通过控制滑轨框的状态即可控制三块太阳能板的自动展开和收拢,实现了太阳能装置在工作和移动之间的任意转换,大大方便了野外太阳能的利用。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车辆将太阳能装置的旋转座和支撑机构安装在车体上,提高了太阳能装置的基础高度,在方便太阳能装置移动和展开的同时,也提高了太阳能的利用效率。
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装置的收拢状态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太阳能装置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3是图1中下板与滑轨框的连接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上太阳能装置收拢状态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车辆上太阳能装置展开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810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