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温改性导热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17936.7 | 申请日: | 2014-07-0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1596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10 |
发明(设计)人: | 鲍求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久星导热油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5/10 | 分类号: | C09K5/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801 上海市嘉定***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温 改性 导热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温传热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改性导热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导热油因性能良好被广泛应用于石油、化工、油脂、纺织印染、塑料橡胶、建材、筑路机械、食品、造纸、炼油、炭素等领域。导热油虽有诸多用
途,但是因其本身存在着长期高温使用会使导热油理化指标发生偏离的缺点,从而对其使用寿命造成极大的限制。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改进降低导热油的变化速率(变质率),研发出一种具有更长使用寿命的高温改性导热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温改性导热油由以下按质量份数的:
烷烃类基础油90-98份;
高闪点溶剂油2-5份;
低温抗氧化剂0.1-0.5份;
高温抗氧化剂0.2-0.5份;
阻焦剂0.1-0.3份的组分组成。
优选的所述高温改性导热油的组分按质量份数如下:
烷烃类基础油98份;
高闪点溶剂油5份;
低温抗氧化剂0.5份;
高温抗氧化剂0.5份;
阻焦剂0.3份。
所述高闪点溶剂油为以闭口杯法测得的闪点大于100℃的高闪点溶剂油。
本发明的再一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高温改性导热油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首先按前述组分比例将低温抗氧化剂、高温抗氧化剂和阻焦剂溶解在高闪点溶剂油中;再将前述得到的混合物按比例加入到烷烃类基础油中。所述混合物可以为甲苯、苄基甲苯、二苄基甲苯和多苄基甲苯的混合物。
本发明的高温改性导热油属于有机热载体类,其中的添加剂含有路易斯碱类物质。而高温导热油变质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经常为路易斯酸类,因此本发明的添加剂和变质的导热油相结合,则能降低整体导热油的酸性,生成大分子物质。该大分子物质在热的炉管壁处发生分解,变为小分子轻组分逸离出系统,从而延长整个系统中导热油的使用寿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一种高温改性导热油由以下按质量份数的:
烷烃类基础油90-98份;
高闪点溶剂油2-5份;
低温抗氧化剂0.1-0.5份;
高温抗氧化剂0.2-0.5份;
阻焦剂0.1-0.3份的组分组成。
优选的所述高温改性导热油的组分按质量份数如下:
烷烃类基础油98份;
高闪点溶剂油5份;
低温抗氧化剂0.5份;
高温抗氧化剂0.5份;
阻焦剂0.3份。
所述高闪点溶剂油为以闭口杯法测得的闪点大于100℃的高闪点溶剂油。
上述高温改性导热油的制备方法为:我们对烷烃类基础油采用脱轻、脱水、真空提纯、过滤等先进混炼工艺进行精炼,再加入采用高、低温抗氧化剂、抗垢阻焦剂和金属钝化剂等复方配置而成的具有优良热稳定性能的复合添加剂。通过精选的复合添加剂种类和量的配比选择,实现延缓导热油热反应时的氧化变质,延长导热油的使用寿命。经上述精炼后,我们首先按前述组分比例将低温抗氧化剂、高温抗氧化剂和阻焦剂溶解在高闪点溶剂油中;再将前述得到的混合物按比例加入到烷烃类基础油中,即制得本发明的高温改性导热油。
本发明的原理是:我们选择的添加剂为路易斯碱类物质。而高温导热油变质的过程中产生的物质多为路易斯酸类,因此本发明的添加剂和变质的导热油相结合,则能降低整体导热油的酸性,生成大分子物质。该大分子物质在热的炉管壁处发生分解,分解后变为小分子轻组分逸离出系统,避免了在系统内形成结焦结碳物质,保证了导热油系统内炉管壁的清洁,从而延长整个系统中导热油的使用寿命,并能提供优良的传热效果。
实施例1:
本发明一种高温改性导热油由以下质量的:
烷烃类基础油90千克;
高闪点溶剂油2千克;
低温抗氧化剂0.1千克;
高温抗氧化剂0.2千克;
阻焦剂0.1千克组成。
实施例2:
本发明一种高温改性导热油由以下质量的:
烷烃类基础油98千克;
高闪点溶剂油5千克;
低温抗氧化剂0.5千克;
高温抗氧化剂0.5千克;
阻焦剂0.3千克组成。
实施例3:
本发明一种高温改性导热油由以下质量的:
烷烃类基础油94千克;
高闪点溶剂油3.5千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久星导热油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久星导热油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793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