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抛光模式可变换的方法及使用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17601.5 | 申请日: | 2014-07-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6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 发明(设计)人: | 葛盛凯;周坚;谢泽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南平天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02B3/04 | 分类号: | B02B3/0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53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抛光 模式 变换 方法 使用 装置 | ||
1.一种抛光模式可变换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大孔径管轴替代原抛光机使用的主轴、抛光辊、输送头,在管轴上直接焊接上螺旋输送叶片替代安装式输送头,同时在管轴上设置具有一定排列规律的喷风孔及抛光筋安装孔,将抛光筋安装通过螺栓紧固于该管轴上而形成抛光辊,通过更换不同的抛光筋及拆装不同数量的抛光筋来实现简易更换抛光模式;
上述能够更换的抛光模式包括标准模式a、轻柔模式b、重抛模式c、精白模式d和混合模式e;其中标准模式a产量适中约4T/h;轻柔模式b每道抛光相对轻柔,能将抛光损耗(控制在极低的范围内,;重抛模式c抛光糠粉损耗适当增加;精白模式d,减少抛光筋以增加抛光室内物料之间的摩擦,使得大米表面精白透亮;混合模式e则是集合了标准模式和精白模式的特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模式可变换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标准模式a特征在于:在大孔径管轴(1)上根据抛光筋装配孔(14)安装空心单球(2),且长槽型喷风孔(13)在抛光球筋工作面的背面,并将其中对称两排直排列的空心单球(2)替换成双联空心球筋(3)和三联空心球筋(4)的组合,由此该抛光模式即具备球磨抛光的柔和又具备一定筋条抛光的强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模式可变换的方法,其中所述的轻柔模式b特征在于:在大孔径管轴(1)上根据抛光筋装配孔(14)全部安装空心单球(2),且长槽型喷风孔(13)在抛光球筋工作面的背面,此抛光模式即仿玉石抛光的球磨抛光模式,其柔和均一的将每一粒进机原料都进行轻柔的抛光,从而极大地降低抛光损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模式可变换的方法,其中所述的重抛模式c其装置特征在于:在大孔径管轴(1)上根据抛光筋装配孔(14)全部安装空心单球(2),且长槽型喷风孔(13)在抛光球筋工作面的背面,并将其中对称直排列的空心单球(2)全部替换成双联空心球筋(3)和三联空心球筋(4)的组合,由此该抛光模式即具备筋条抛光的强度,可对品质较优的原料进行重抛,以减少抛光道数。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模式可变换的方法,其中所述的精白模式d其装置特征在于:在大孔径管轴(1)上根据抛光筋装配孔(14)圆周等分安装三排空心单球(2),且长槽型喷风孔(13)在抛光球筋工作面的背面,其余安装安装喷风孔筛片(5),用以保证长槽型喷风孔(13)的喷风效果同时又防止原料通过该孔落入轴孔中影响使用,该模式减少抛光筋以增加抛光室内物料之间的摩擦,使得大米表面精白透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抛光模式可变换的方法,其中所述的混合模式e特征在于:在大孔径管轴(1)上根据抛光筋装配孔(14)全部安装空心单球(2),且长槽型喷风孔(13)在抛光球筋工作面的背面,并将其中对称直排列的空心单球(2)部分拆除,将拆除部分的位置替换安装喷风孔筛片(5),用以保证长槽型喷风孔(13)的喷风效果同时又防止原料通过该孔落入轴孔中影响使用,该模式集合了标准模式和精白模式的优点。
7.一种抛光模式可变换的装置,其包括,大孔径管轴(1)、空心单球筋(2)、空心双联球筋(3)、空心三联球筋(4)、喷风孔筛片(5),通过在大孔径管轴(1)上安装不同的抛光配件来实现各种抛光模式的变换;所述大孔径管轴(1)上设有一段抛光区(11)、在抛光区(11)前方设有螺旋输送叶片(12)、在抛光区(11)内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设置长槽型喷风孔(13)、并同步设置抛光筋安装孔(14)、所诉抛光筋安装孔(14)的起始水平中线(15)应与螺旋输送叶片(12)的结束点平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南平天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南平天和机械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760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