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抑郁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15781.3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91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曾南;何敏;刘蓉;邹俊波;杨靖;龚锡平;武志强;阙昌田;张淑香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中医药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36/534 | 分类号: | A61K36/534;A61P25/24 |
代理公司: | 成都高远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2 | 代理人: | 李高峡;杜朗宇 |
地址: | 611137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抑郁 药物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用途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抗抑郁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背景技术
抑郁症(Depression)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主要表现有情绪低落、兴趣减低、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悲观、厌食、睡眠差、担心自己有疾病,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自杀行为[1]。抑郁症发病率很高,目前已成为给人类造成严重负担的重要疾病之一,对患者、家属甚至社会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是其他疾病所无法比拟的。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工作压力的增大,人们的精神压力也日益增加,导致抑郁症的发病率一直呈上升趋势,其危害性越来越引起医药卫生界的高度重视。因此,如何提高抑郁症的治疗效果,成为近年来医药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
目前,治疗抑郁症的药物不甚理想,主要以化学药物为主。但这些药物都存在治疗谱窄、不良反应大、耐受性差以及价格昂贵等缺陷。近年国内学者发现中药(特别是复方逍遥散)在改善抑郁症状、降低复发率、减少西药副作用等方面独具效果。
逍遥散全方由柴胡9g、当归9g、白芍9g、白术9g、生姜9g、茯苓9g、炙甘草4.5g、薄荷1.5g组成。然而,该方药味多、服用量大,且抑郁症患者又需要长期服药,其治疗费用较高,为患者带来了经济负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比逍遥散所用药味更少、但抗抑郁效果良好的药物组合物。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该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抑郁的药物组合物,它是含有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柴胡10~20份、当归10~20份、薄荷3~5份。
其中,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柴胡10~20份、当归10~20份、薄荷3~5份。
进一步地,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
柴胡14~15份、当归14~15份、薄荷2.4~5.3份。
更进一步地,它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备而成的制剂:
柴胡14~15份、当归14~15份、薄荷4.0~4.5份。
优选地,柴胡、当归的用量均为14.4±0.2份,例如14.4份。
优选地,薄荷用量为4.05±0.05份,例如4.056份。
中医理论认为,人的情志活动(即情绪和情感的变化)与肝的功能密切相关。病理状态下,情志异常导致肝郁气滞,肝气不舒则进一步加重情绪、情感的波动,最终影响全身气机运行不畅,通过疏发遏郁之肝气,加之养血以补肝体而助肝用,即可达调畅情志、改善周身的作用。本方用柴胡以疏肝气,当归补肝血而助肝行气,薄荷辛散而助柴胡行气,三药合用疏肝解郁,调畅气机。
进一步地,所述原料药中还含有白芍,各原料药重量配比如下:柴胡18份、当归18份、白芍18分、薄荷3份。
其中,它是由所述配比的原料药的药粉,或者原料药的水或/和有机溶剂提取物为活性成分,加上药学上常用的辅料或辅助性成分制备而成得制剂。
水提物或以药粉入药,均是中药传统使用方式,水提后,由于水的溶解范围广,能够将大部分有效成分溶出,使药物更容易被人体吸收,起效更快,例如汤剂等给药形式;以原粉入药,药粉的表面积较大,也有利于药材中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吸收,但药材未经提取,有效成分仍需在体内溶出再吸收,其起效相对水提物较慢,但也同时削弱了药材中有害成分对人体造成的毒副反应,适合于长期服用,如将原粉制备成丸剂等给药形式。目前在制药过程中,乙醇作为溶剂对药物进行提取,也是最为常见的提取方式之一,乙醇为半极性溶剂,溶解性能界于极性与非极性溶剂之间,可以溶解水溶性的某些成分,也能溶解非极性溶剂溶解的一些成分,通常用乙醇提取代替水煎,从而避免大量无效成分的溶出,提高有效成分的浓度和提取效率,不过乙醇的价格较水贵,在现代制药工业大生产中,可以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确定提取工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未经成都中医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578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