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的视网膜眼底图像分割方法无效
| 申请号: | 201410315780.9 | 申请日: | 2014-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365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0 |
| 发明(设计)人: | 张思杰;翟丽红;邓蕊;戴阳;徐鹏;曾孝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T7/00 | 分类号: | G06T7/00;G06T5/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00044 重庆市沙坪***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视网膜 眼底 图像 分割 方法 | ||
1.一种新的视网膜眼底图像分割算法,结合了多尺度线性检测与利用图像的灰度-梯度共生矩阵计算最佳熵阈值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视网膜眼底图像进行图像预处理;
S2:利用第一步得到的预处理后的图像进行多尺度多方向线性检测;
S3:基于灰度—梯度共生矩阵,计算第二步得到的图像的最佳分割阈值;
S4:对第三步得到图像进行后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的视网膜眼底图像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S1中涉及的预处理方法如下:
S11:提取视网膜眼底图像的绿色分量;
S12:阴影修正;
S13:降噪处理;
S14:对比度受限的直方图均衡化处理(CLAHE)。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的视网膜眼底图像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S2中涉及了多尺度多方向线性检测。较长的线性检测器用于检测中央反射区,较短的线性检测器可以检测紧靠的血管。该线性检测器的核心思想就是选取尺度为L的检测线,每隔15度旋转一次,共有12个方向,改变L的数值就可以构成多尺度线性检测器。由于视网膜血管的宽度集中在7-8个像素,因此设置W为15个像素,线性检测器的尺度范围为1-15,步长设置为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的视网膜眼底图像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S3中涉及了基于灰度—梯度共生矩阵,计算S3得到的图像的最佳分割阈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的视网膜眼底图像分割方法,其特征在于:S4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后处理。选取八连通域对二值图像进行连通域标记,遵循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规则对分割后的图像进行扫描。每一幅眼底图像都设定一个像素个数值,当标记的连通分量的面积小于该设定值时,删除该区域,否则,保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578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蓬式轿车
- 下一篇:通过生物质的有机相热加氢催化处理生产生物燃料的方法
- 彩色图像和单色图像的图像处理
- 图像编码/图像解码方法以及图像编码/图像解码装置
- 图像处理装置、图像形成装置、图像读取装置、图像处理方法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解密方法、图像加密方法、图像解密装置、图像加密装置、图像解密程序以及图像加密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方法、图像解码方法、图像编码装置、图像解码装置、图像编码程序、以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形成设备、图像形成系统和图像形成方法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 图像编码装置、图像编码方法、图像编码程序、图像解码装置、图像解码方法及图像解码程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