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静脉剥脱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13086.3 | 申请日: | 2014-07-0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877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 发明(设计)人: | 刘冰;王涛;卢军;杨建华;李华莹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普益盛济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B17/00 | 分类号: | A61B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振安创业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5 | 代理人: | 唐瑞雯;詹国永 |
| 地址: | 100095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静脉 剥脱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具体是指一种涉及将静脉曲张患者的病变血管剥脱的一种剥脱器。
背景技术:
静脉曲张是由于血液淤滞、静脉管壁薄弱等因素,导致的静脉迂曲、扩张的一种血管疾病。目前,一般采用高位结扎、剥脱术的方法进行治疗。通常使用两端带有导引头的钢丝绳,手术时,在大隐静脉近端切口,由近端向远端推进,无法继续推进时在远端切口,暴露并切断静脉,将导引头穿出待剥离的静脉后,然后慢慢拉出,利用导引头直接抽剥静脉,然后在大隐静脉的更远端切口,分段重复以上方法,直至将坏死部分剥脱,这种方法沿大隐静脉逆向推行,在推行过程中,由于静脉瓣、病变血管等障碍物及大角度血管弯路会造成插入不畅,无法继续推进,需要多次进行切口,重复同样手术过程,增加病人痛苦、医生劳动强度与手术时间。在上述存在的问题中,如何减少对患者的切口数量并对可能存在的未剥落血管块等进行切除,以避免以后可能存在的隐患,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若干缺陷,对患者、医生均有重要意义。
发明目的: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是公开一种对静脉剥落效率高且消除后期隐患的静脉剥脱器。
实现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如下:连接管的适当位置设有两个相邻一定间距的凸起螺纹,在一凸起螺纹上设有螺纹连接的拉块,连接管有一中心通孔,接近连接管边缘有至少一个小通孔,连接管前端连接一导引套件。
所述的导引套件有一外套筒,外套筒的内腔壁的螺纹与连接管连接,外套筒的内腔中置有一内芯,内芯一端可与连接管插入连接,另一端延伸出外套筒的前端通孔插入导引头,内芯和导引头均有与连接管对应的中心通孔,导引头亦有与上述的小通孔相对应的位于导引头边缘的小通孔。
所述的连接管、内芯和导引头的中心通孔内置有一导引丝。
所述的导引头具有一定长度,其中间部分为弯曲状,该弯曲状是指螺旋形式、或多折线形式、或圆弧形式,该中间部分和最前端部分由弹性材料制备。
所述的导引头为与外套筒连接的弧形导引头,其内部为中空。
所述的导引头的小通孔的最前端内固定一牵引丝,牵引丝的另一端通过连接管的小通孔引出。
所述的导引头的两侧设有两个小通孔,两个小通孔前端之间有一横向孔使两个小通孔相通,牵引丝经一个小通孔入另一小通孔出并均引出连接管。
本发明的结构设计独特并简单,但解决了静脉剥脱器在剥脱静脉时的效率问题,在本发明公开的导引头的导引下,静脉剥脱器可一次进入曲张的静脉的更长的距离或可一次穿过病变的静脉实现一次剥脱手术,同时可将剥脱过程可能未剥脱的残留的血管或可能病变的机体部进行一次切除,这进一步提高了剥脱效率和减少了以后可能出现的病变概率,并由于不同的导引头的结构使医生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进行选择。总之提高了剥脱效率,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和手术费用,减少了器械的使用量和降低了医生的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断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导引头的结构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另一种导引头的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给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是进一步对本发明的技术实质的了解,而不应视为是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普益盛济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普益盛济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308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眼科手术扩撑器
- 下一篇:一种方便妇产科病人做B超检查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