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Linux引导失败的恢复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13042.0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719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1 |
发明(设计)人: | 杨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1/07 | 分类号: | G06F1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王丹;李丹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linux 引导 失败 恢复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inux引导失败的恢复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用户的生产环境中Linux系统占有较大比例,当Linux在执行内核升级、更换磁盘、遭遇计算机病毒或其他系统更改后有可能无法引导,丢失数据将会付出巨大的代价:业务流失、生产效率降低及增加重新创建数据的成本甚至会导致企业的倒闭。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Linux引导失败的恢复方法及装置,以解决引导系统效率低、可靠性低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Linux引导失败的恢复方法,该方法包括:
当Linux引导失败时,多重启动管理器(GRUB)内置核按照用户发起的ls命令查看文件系统的设备或内容,确定GRUB配置文件所在位置;
对所述GRUB配置文件进行编辑;
按照编辑后的GRUB配置文件恢复正常引导。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GRUB内置核按照用户发起的ls命令查看文件系统的设备或内容的过程是:
核执行所述ls命令,显示GRUB可检测的所有磁盘、分区。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确定GRUB配置文件所在位置指:
在所述Shell显示的GRUB可检测的所有磁盘、分区中,按照用户指令确定GRUB配置目录。
可选地,上述方法中,对所述GRUB配置文件进行编辑,按照编辑后的GRUB配置文件恢复正常引导指:
确定GRUB配置文件所在位置后,重新设置前缀和根环境变量;
所述GRUB读取重新设置的前缀和根环境变量,确定GRUB配置文件的准确位置,从该准确位置上读取GRUB配置文件,实现正常引导。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Linux引导失败的恢复装置,该装置包括:
多重启动管理器(GRUB)内置核,在Linux引导失败时,按照用户发起的ls命令查看文件系统的设备或内容,确定GRUB配置文件所在位置;
编辑处理模块,对所述GRUB配置文件进行编辑;
GRUB引导模块,按照编辑后的GRUB配置文件恢复正常引导。
可选地,上述装置中,所述GRUB内置核按照用户发起的ls命令查看文件系统的设备或内容指:
所述GRUB内置核,执行所述ls命令,显示GRUB可检测的所有磁盘、分区。
可选地,上述装置中,确定GRUB配置文件所在位置指:
所述GRUB内置核,按照用户指令在所显示的GRUB可检测的所有磁盘、分区中,确定GRUB配置目录。
可选地,上述装置中,所述编辑处理模块,确定GRUB配置文件所在位置后,重新设置前缀和根环境变量;
所述GRUB引导模块,读取重新设置的前缀和根环境变量,确定GRUB配置文件的准确位置,从该准确位置上读取GRUB配置文件,实现正常引导。
本申请技术方案在Linux计算机在执行内核升级、更换磁盘、遭遇计算机病毒或其他系统更改后无法引导时,通过GRUB2(Grand Unified Bootloader)来控制从计算机的BIOS或EFI到内核的过程,它提供了复杂的用户交互功能,为用户提供了控制引导过程的能力,可以通过编辑配置调整引导选项,或使用内置shell使系统从引导失败的问题中恢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
实施例1
目前,Linux引导程序使用Grand Unified Bootloader(以下简称GRUB,多重启动管理器)来控制从计算机的固件到内核的过程。
使用基本输入/输出系统(BIOS)的计算机上的引导过程都涉及到存储在磁盘上各个位置的代码。这些位置包括主引导记录(Master Boot Record,MBR)、未正式分配的磁盘扇区和分区的引导扇区(也称为分区引导记录[Partition Boot Record,PBR])。这些记录可由其他引导装载程序改写,由病毒或者由于误用dd等程序而遭到损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未经浪潮(北京)电子信息产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304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