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测量液位和料位的双界位测量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12655.2 | 申请日: | 2014-07-0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96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汪海;司丹丹;童明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
主分类号: | G01F23/72 | 分类号: | G01F23/72 |
代理公司: | 成都行之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20 | 代理人: | 谢敏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测量 双界位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测量液位和料位的双界位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工业中将物料与水混合存储在存贮槽的现象非常普遍,为监控存贮槽中的物料与水的位置,需配置相应的双界位测量仪表。目前双界位测量仪表普遍采用双浮球式,其中一个浮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另一个浮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而小于物料的密度,两个浮球分别用来测量物料界面和液面高度。采用现有双界位测量仪表在工程应用中常常会出现以下问题:一、物料不平整,测量点不能代表实际位置;二、物料将浮球掩盖,浮球不能正常上浮;三、浮球与测量杆之间的缝隙被杂质堵塞,浮球不能顺畅下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用于测量液位和料位的双界位测量装置,其能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物料不平整和浮球不能正常上浮下落而带来的测量失败问题,并能提高测量精度。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测量液位和料位的双界位测量装置,包括测量系统和驱动系统,所述测量系统包括显示仪表、料位测量浮球及位于料位测量浮球正上方的液位测量浮球,所述驱动系统包括提升架、驱动提升架上下移位的提升装置、以及位于液位测量浮球正上方的浮球回落驱动机构,所述提升架横向设置且其一端位于料位测量浮球正下方构成浮球支承结构。其中,液位测量浮球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料位测量浮球的密度大于水的密度而小于物料的密度。本发明应用时,将液位测量浮球、料位测量浮球及提升架均置于具有物料与水的混合物的存贮槽内,提升装置设于存贮槽上方,测量前通过提升装置带动提升架上移,浮球支承结构支承液位测量浮球和料位测量浮球,在提升架的带动下使液位测量浮球和料位测量浮球脱离液面,然后向存贮槽内鼓泡使物料平整,待鼓泡完成后再通过提升装置带动提升架下降,浮球在浮球回落驱动机构的作用下顺畅下落,从而将液位测量浮球和料位测量浮球放回测量界面,进而进行相应的测量。
为了平整物料时更加便捷,进一步的,一种用于测量液位和料位的双界位测量装置,还包括鼓泡系统,所述鼓泡系统包括空压机及一端与空压机连接的通气管。
进一步的,所述提升装置为气缸,所述提升架一端与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本发明采用气缸作为提升动力源,在具体设置时气缸应倒立安装于存贮槽上方,在常态下气缸的活塞杆处于伸长状态,活塞杆一端伸至存贮槽的底部,在进行鼓泡时则将活塞杆收缩。
为了便于浮球支承结构的制造,进一步的,所述浮球支承结构为提升架位于料位测量浮球正下方一端构成的具有U型状缺口的结构,浮球支承结构的开口宽度小于粒位测量浮球的直径。
进一步的,所述浮球回落驱动机构采用内设弹簧的压缩储能装置构成的弹性构件。本发明在提升架上移到一定位置时,浮球会对浮球回落驱动机构进行压缩,当提升架到位时,浮球回落驱动机构被充分压缩并储能,当提升架下降时,浮球回落驱动机构释放能量并伸长,为浮球下滑提供一个初始驱动,从而克服浮球的卡阻力与其静摩擦力。
进一步的,所述测量系统还包括传感头、上端与传感头连接的波导管及设于波导管内的波导丝,所述波导丝上端与传感头连接,所述波导管下端由上至下依次穿过液位测量浮球、料位测量浮球及浮球支承结构,所述液位测量浮球和料位测量浮球内均设有环绕波导管的环形磁铁。本发明在波导管的限位作用下,液位测量浮球和料位测量浮球均只能上下移位,如此,采用浮球支承结构支承液位测量浮球和料位测量浮球进行上下移位时更加便捷。
进一步的,所述浮球回落驱动机构安装在传感头的正下方。
进一步的,一种用于测量液位和料位的双界位测量装置,还包括微处理器,所述传感头包括脉冲发生器和磁致伸缩液位仪,所述波导丝上端同时与传感头中的脉冲发生器和磁致伸缩液位仪连接,所述磁致伸缩液位仪和显示仪表均与微处理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微处理器连接有电源电路,所述脉冲发生器至波导丝的线路上依次串联有分频器、单稳态电路及放大器,所述磁致伸缩液位仪至微处理器之间的线路上依次串联有检测线圈、滤波器、放大器、比较器及波形整形电路,脉冲发生器至波导丝之间线路上的放大器和磁致伸缩液位仪至微处理器之间线路上的放大器均与电源电路连接。
本发明在具体应用时,微处理器还可外接采用计算机实现的工控机,工控机内置软件处理模块,其中,软件处理模块主要包括顺序动作模块、液位和界位检测模块、超限报警模块、报表生成模块及登陆和权限管理模块,工控机全面控制各个器件工作,微处理器负责把相应的数据传递给远程的工控机,并受到工控机的集中控制。如此,使本发明应用时,更便于智能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未经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265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