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温度仪表校验信号发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12518.9 | 申请日: | 2014-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201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 发明(设计)人: | 杨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泉盛化工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K15/00 | 分类号: | G01K15/00 |
| 代理公司: | 安徽信拓律师事务所 34117 | 代理人: | 娄尔玉 |
| 地址: | 233290***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温度仪表 校验 信号发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温度仪表校验信号发生器。
背景技术
在工业生产,特别是化工生产过程中,热工仪表应用非常广泛。在生产过程中,仪表会发生各种各样的故障,所以经常需要对热工仪表特别是温度仪表进行校准。对温度一次、二次仪表校准和模拟时一般我们需要携带电阻箱和电子电位差计或过程校验仪到现场,同时还要携带万用表等常用工具。在工作中,这些标准仪器既贵重又不方便携带。由于贵重(一般都是几千上万或几万)在现场使用非常不方便。
数字万用表是仪表维护人员最常备工具之一,四位半数字万用表几百圆即可买到。只需对数字万用表稍加改动,在不影响其原有功能的前提下可方便快捷的用几百元的万用表替代价值万元左右且携带使用不方便的校验仪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构成简单,经济效益好的温度仪表校验信号发生器。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温度仪表校验信号发生器,其是利用数字万用表改造而成,其具体改造方法为:
选用带单独电源开关的四位半数字万用表,利用数字万用表内的9V电池,在数字万用表内增加一只10K固定电阻、一只300Ω的可调电阻、一只3位的双刀多掷开关,所述固定电阻、可调电阻和数字万用的9V电池串联成回路,所述可调电阻的两端分别接数字万用表的COM端和mV测量端,同时万用表的内阻也与可调电阻并联,所述双刀多掷开关并联在可调电阻的一端。
所述固定电阻装在数字万用表内腔空隙中,可调电阻、小双刀多掷开关在数字万用表侧面开孔安装即可。
数字万用表的制造厂家也可把双刀多掷(3位)开关改装在万用表本身的旋转开关上,这样使用更方便。
使用方法:
1)双刀多掷开关在1位时,可发送mV信号:双刀多掷开关置1位,数字万用表用200mV档,调节可调电阻至数字万用表mV值读数为需要发送的mV值,数字万用表两表笔即输出所需mV信号;
双刀多掷开关在1位时双刀多掷开关的位置是:a-b端相连通,e-f端相连通,其余断开;
2)双刀多掷开关在3位时,可作为电阻箱使用:双刀多掷开关置3位,数字万用表用200或2KΩ档,调节可调电阻至万用表电阻值读数为需要发送的电阻值,万用表两表笔即输出所需mV信号;
双刀多掷开关在3位时,双刀多掷开关位置是:c-d端相连通,g-h端相连通,其余断开;
3)双刀多掷开关在2位时,数字万用表恢复原使用功能;
双刀多掷开关在2位时,双刀多掷开关K的位置是:b-c端相连通,f-g端相连通,其余断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只需对数字万用表稍加改动,在不影响其原有功能的前提下可方便快捷的用几百元的万用表替代价值万元左右且携带使用不方便的校验仪器,它基本上可替代电阻箱和电子电位差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总接线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双刀多掷开关在1位时电路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双刀多掷开关在3位时电路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2总接线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2数字万用表电源关闭后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温度仪表校验信号发生器,其是利用数字万用表改造而成,其具体改造方法为:
选用带单独电源开关的四位半数字万用表,利用数字万用表内的9V电池E,在数字万用表内增加一只10K固定电阻R0、一只300Ω的可调电阻RT、一只3位的双刀多掷开关K,固定电阻R0、可调电阻RT和数字万用的9V电池E串联成回路,可调电阻RT的两端分别接数字万用表的COM端(A端)和mV测量端(B端),同时万用表的内阻RB也与可调电阻RT并联,双刀多掷开关K并联在可调电阻RT的一端。
固定电阻R0装在数字万用表内腔空隙中,可调电阻RT、小双刀多掷开关K在数字万用表侧面开孔安装即可。
数字万用表的制造厂家也可把双刀多掷(3位)开关改装在万用表本身的旋转开关上,这样使用更方便。
使用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泉盛化工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泉盛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251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