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现多业务流程协作的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12432.6 | 申请日: | 2014-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3372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 发明(设计)人: | 吴步丹;林荣恒;韦露娜;陈俊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F9/46 | 分类号: | G06F9/46;G06Q10/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派特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0 | 代理人: | 蒋雅洁;王黎延 |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现 业务流程 协作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实现多业务流程协作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创建全局业务流程建模标记法BPMN模型,并对所述全局BPMN模型中的任务节点进行角色标注;所述全局BPMN模型为根据多业务流程所要实现的交互目标和所述多业务流程所包含的各个流程通过BPMN进行全局流程编排生成的;
根据所标注的角色将所述全局BPMN模型分解为单角色的本地BPMN模型并对每个单角色的本地BPMN模型进行协作信息标注;所述本地BPMN模型为根据标注的角色从所述全局BPMN模型分解后的初始BPMN模型结合角色对应的业务逻辑填充得到的;所述协作信息包括发送角色、发送任务名称、接收角色、以及接收任务名称;
将所述本地BPMN模型转换为可执行的本地业务流程执行语言BPEL流程;
部署并执行所述本地BPEL流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本地BPMN模型进行协作信息的标注包括:在所述本地BPMN模型中添加发送任务节点和接收任务节点并对所述发送任务节点和接收任务节点进行协作信息的标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本地BPMN模型转换为可执行的本地BPEL流程包括:将本地BPMN模型中的发送任务节点和接收任务节点分别映射为可执行的本地BPEL流程中的协作消息发送节点和协作消息接收节点,并将在本地BPMN模型中的发送任务节点和接收任务节点所标注的协作信息分配给可执行的本地BPEL流程中的协作消息发送节点和协作消息接收节点;同时,在所述本地BPEL流程的触发节点之后添加模型实例匹配节点。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部署所述本地BPEL流程包括:在所述本地BPEL流程的任务节点分配相应服务并将所述本地BPEL流程部署到对应的执行环境中。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将所述全局BPMN模型分解为单角色的本地BPMN模型的过程中,根据所述全局BPMN模型中各任务节点所标注的角色,创建协作关系表并存储于共享数据库中;
在执行所述本地BPEL流程的过程中,通过共享数据库的方式进行协作消息的写入、匹配和读取;所述协作消息以实时协作消息表的形式存储于共享数据库中。
6.一种实现多业务流程协作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创建模块、分解模块、转换模块、以及执行模块;其中,
所述创建模块,用于创建全局业务流程建模标记法BPMN模型,并对所述全局BPMN模型中的任务节点进行角色标注;所述全局BPMN模型为根据多业务流程所要实现的交互目标和所述多业务流程所包含的各个流程通过BPMN进行全局流程编排生成的;
所述分解模块,用于根据所标注的角色将所述全局BPMN模型分解为单角色的本地BPMN模型并对每个单角色的本地BPMN模型进行协作信息标注;所述本地BPMN模型为根据标注的角色从所述全局BPMN模型分解后的初始BPMN模型结合角色对应的业务逻辑填充得到的;所述协作信息包括发送角色、发送任务名称、接收角色、以及接收任务名称;
所述转换模块,用于将所述本地BPMN模型转换为可执行的本地业务流程执行语言BPEL流程;
所述执行模块,用于部署并执行所述本地BPEL流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解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本地BPMN模型中添加发送任务节点和接收任务节点并对所述发送任务节点和接收任务节点进行协作信息的标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模块,具体用于将本地BPMN模型中的发送任务节点和接收任务节点分别映射为可执行的本地BPEL流程中的协作消息发送节点和协作消息接收节点,并将在本地BPMN模型中的发送任务节点和接收任务节点所标注的协作信息分配给可执行的本地BPEL流程中的协作消息发送节点和协作消息接收节点;同时,在所述本地BPEL流程的触发节点之后添加模型实例匹配节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2432.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数据校正方法和系统
- 下一篇:电力系统中工作票仿真培训深度评估方法及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