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12097.X | 申请日: | 2014-07-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27594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11 |
| 发明(设计)人: | 森山隆司 | 申请(专利权)人: |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41J13/00 | 分类号: | B41J13/00;B41J29/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27 | 代理人: | 舒艳君,李洋 |
| 地址: | 暂无信息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打印机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使记录纸等片状的介质反转表里面而送出的反转用输送路的打印机及其控制方法。
本申请对2013年7月4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第2013-140425号公报、以及2013年7月4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第2013-140428号公报主张优先权,并在此引用其内容。
背景技术
作为这种具备反转用输送路的打印机,已知具备双面自动打印功能的打印机。在具备双面自动打印功能的打印机中,记录纸在其表面被实施打印后,经由反转用输送路被输送,从而使表里面反转,对里面实施打印。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具备反转用输送路的打印机。
对记录纸的表面进行打印后,向反转用输送路送入而使之反转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干燥前的墨水附着于输送机构所引起的打印质量的降低、由墨水所带来的记录纸的变形而引起的卡纸等故障。专利文献1的打印机进行用于防止这样的故障的产生的控制。即、在对表面进行打印后,以低速反向输送记录纸以使记录纸的后端返回到输送辊对的紧前面,在该位置使记录纸等待直至墨水完全干燥为止,之后,再开始反向输送动作,使记录纸送入至反转用输送路而反转。
在专利文献1的打印机中,在使记录纸的后端返回到输送辊对的紧前面的状态下使墨水干燥。因此,输送辊对对记录纸的夹持动作的成功率变高,减少在反转动作时产生卡纸的可能性。另外,由于进行等待至墨水完全干燥为止再进行反转动作,所以防止了墨水的浸润浸润、墨向对输送辊的附着。因此,能够防止打印质量的降低。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8562号公报
然而,对于专利文献1的打印机中的反转时的输送控制而言,由于反向输送时以低速进行输送,另外,由于对输送辊对的跟前使墨水干燥的等待时间进行设置,所以反转动作所需要的时间较长。因此,存在双面打印时的吞吐量降低这样的问题点。另外,在设置用于等待干燥的等待时间的情况下,根据记录纸的纸种类而等待时间的适当值不同,所以设定较难。在对多个纸种类的记录纸进行打印的情况下,为了对全部的纸种类可靠地使墨水干燥,需要将等待时间设定为最长的值。因此,有可能反转动作所需要的时间不必要地变长。另外,在喷墨打印方式以外的打印机中,在向反转用输送路送入记录纸时有可能因记录纸的变形等而导致卡纸,但未提出其避免方法,也未提出吞吐量的降低抑制手段。
另外,打印后将记录纸反向输送并送入至反转用输送路的情况下,开始反向输送前的记录纸的后端的状况根据对表面的面的打印内容、打印方法而不同。例如,在打印至记录纸的后端附近的情况下,如专利文献1那样,在开始反向输送前,有时成为记录纸的后端从输送辊对脱落的状态。该情况下,在反向输送时输送辊对对记录纸的夹持动作有可能失败,所以如果不能够避免夹持动作的失败,则有可能产生卡纸,吞吐量降低。另外,在对表面的面打印时,根据如何打印最后的打印路径而打印完成时的纸张后端的位置不同,影响吞吐量。
另一方面,有时纸的后端处于比与反转用输送路的汇合部靠上游侧的纸张供给路内的状态下对表面的面的打印结束。该情况下,若在打印后保持原样地开始反转,则记录纸被送入至供纸盒侧,而不能够送入至反转用输送路。因此,需要在反转开始前向与打印时相同的方向进一步输送,使记录纸的后端移动到比汇合部靠下游侧。然而,这样的输送动作在记录纸的后端从纸张供给路脱落的状态的情况下进行是没有意义的,不必要地使吞吐量降低。
这样,在进行双面打印的打印机中,在对表面的面进行打印后反向输送记录纸送入至反转用输送路的情况下,根据开始反向输送时的记录纸的后端的状况而最佳的控制不同,若一律进行控制,则有可能不必要地使吞吐量降低。然而,专利文献1中,并未进行考虑了这样的情况的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课题鉴于这样的点,在进行反向输送打印了表面的记录纸送入至反转用输送路,反转再对里面进行打印的双面打印的打印机中,抑制双面打印时的打印质量的降低以及卡纸的产生,并且使吞吐量提高。
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课题的至少一部分而完成的,能够作为以下的方式或者应用例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未经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209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