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消炎消痕膏无效
申请号: | 201410311572.1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3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杨义德;杨堂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堂辉 |
主分类号: | A61K36/185 | 分类号: | A61K36/185;A61K36/31;A61P17/02;A61K35/64;A61K31/63;A61K35/12 |
代理公司: | 南阳市智博维创专利事务所 41115 | 代理人: | 张天禧 |
地址: | 473000 河南省南阳市卧***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消炎 消痕膏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医药领域,涉及治疗创伤外用药物,具体是一种消炎消痕膏。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治疗创伤的药物,如手术刀口拆线后的伤口,摔伤、误伤处理后患部治疗用药物,存在着消炎、愈合慢,患部痒痛,而且残留疤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研制一种消炎消痕膏,能够快速消炎、止痒止痛,愈合快又不留疤痕,为人们提供疗效更好的治疗创伤的药物。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消炎消痕膏,采用以下重量份药物制备而成:猪油40-60份,香油40-60份,蜂蜡4-6份,磺胺嘧啶(0.5g/片)2-4份。
本发明药物是经过发明人大量摸索总结得来的,而且经过多例试用验证,都具有较好的疗效。
在所述药物组分中,选用猪油,起到滋润伤部皮肤作用;选用香油,起到消炎、滋润伤部皮肤作用;选用蜂蜡,起到消炎、润皮、护皮作用;选用磺胺嘧啶或联磺甲氧苄啶,用于消炎、无毒副作用,上述药物进行组合混用,使各药物功效协同,能快速消炎,止痒止痛,滋润患处,伤口愈合快,不留疤痕,消除疤痕。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以下重量份药物制备而成:猪油40-60份,香油40-60份,蜂蜡4-6份,磺胺嘧啶(0.5g/片)2-4份。
本发明实施例1,
本发明由以下重量份药物制备而成:猪油40份,香油40份,蜂蜡4份,磺胺嘧啶(0.5g/片)2份。
本发明实施例2,
本发明由以下重量份药物制备而成:猪油50份,香油50份,蜂蜡5份,磺胺嘧啶(0.5g/片)3份。
本发明实施例3,
本发明由以下重量份药物制备而成:猪油60份,香油60份,蜂蜡6份,磺胺嘧啶(0.5g/片)4份。
本发明制备方法:
按组方中所述药物重量份配比取药,将磺胺嘧啶药片(0.5g/片)或等量的联磺甲氧苄啶片(磺胺嘧啶0.2g,磺胺甲噁唑0.2g,甲氧苄啶80mg/片),研磨成粉,向猪油、香油中加入蜂蜡,蜂蜡溶化后加拌入磺胺嘧啶药粉,成膏状,装瓶,备用,夏季冷藏。
本发明治疗范围:
治疗动手术刀口愈合,摔伤,碰伤,误伤伤口愈合。
本发明用法:
外用,涂抹患处,不需敷包,宜裸露。手术刀口拆线后,摔伤、碰伤、刀伤清理后涂抹,每日3-4次,轻伤用6-7日,较重伤20-30日治愈,并消痕。
本发明观察资料:
1、共试用患者16例,其中初治患者9例,作为治疗组,经医院治疗疗效差求治患者7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本发明药物,两组具有可比性。
2、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手术拆线后,摔伤、碰伤、误伤等创伤临床表现为诊断标准确诊。
3、治疗方法
治疗组9例,包括被人抓伤面部,少儿摔伤,外出碰伤等创伤,先进行外科伤口清理后,外用本药涂抹患处,不包敷,裸露,每日3-4次,一般6-7日,最长20日-30日。
对照组7例,包括住院手术刀口,需拆线后外用,本药涂抹患处,不包敷,每日3-4次,一般6-7日,最长30日。
4、疗效标准
治愈:伤口愈合快,无痒痛,无留疤痕,恢复正常;
有效:伤口愈合快,无痒痛,疤痕不明显;
无效(差效):伤口愈合慢,疤痕较明显。
5、结果分析:
总病例16例,将初治患者9例作为治疗组,有效率99%,将经医院治疗疗效差的求治患者7例作为对照组,均给予本药治疗,有效率97%,总有效率98%,比现有治疗方法疗效显著,受到患者及有关专家高度评价。
6、典型病例
(1)杨××,女,40岁,河南省桐柏县城人,被恶人将面部抓伤毁容,经用本药涂于所有患处,一个月后,愈合,恢复正常没留痕迹。
(2)陈××,女,9岁,桐柏县人,摔伤面部,经医院缝6针,拆线治疗后涂用本膏,刀口长平,不留痕。
(3)陈××,男,51岁,南阳市人,经医院疝气手术,拆线后刀口愈合慢,受感染长达2周,经涂用本膏五日愈合。
(4)候××,男,10岁,住南阳市中州路,二年前曾受伤摔伤,额部留凹痕,需住院整容,用本膏涂凹处十日长平,凹痕消失。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堂辉,未经杨堂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15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紫锥菊酊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转移因子制品及相关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