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线缆连接器及制造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11406.1 | 申请日: | 2014-07-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64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游万益;胡仁宝;郑义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R12/77 | 分类号: | H01R12/77;H01R13/40;H01R43/18 |
代理公司: | 苏州威世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35 | 代理人: | 杨林洁 |
地址: | 215425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线缆 连接器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缆连接器,尤指一种连接于线缆且具有电路板的连接器及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线缆连接器,如miniSASHD线缆连接器,具有两个固持机构,组装时需要先将线缆焊接在电路板(PrintedCircuitBoard,PCB)上、继而组装固持机构一,将PCB板上下定位;再通过低温射出形成固持结构二,将线缆与PCB板的焊接点包覆;最后将上述两个固持机构固定于主塑料体内。该线缆连接器的组装工艺程序复杂,需要的组装工站多,耗费较多的任务时,且质量不易管控。同时,所需塑料原材料较多,成本高且不环保。
有鉴于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线缆连接器及制造方法予以改进,以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线缆连接器,该线缆连接器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成本低廉。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器,包括:
绝缘主体,具有矩形截面以及沿该绝缘主体长度方向形成的第一收容空间与第二收容空间;
至少一组电路板,该至少一组电路板具有容纳于第一收容空间的前端及容纳于第二收容空间的后端,所述前端设有电性触点;
线缆,所述线缆电性连接至所述电路板的后端;
固定件,所述固定件镶埋成形于所述第二收容空间内借以包裹所述后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主体具有配合面、安装面及与该配合面、安装面平行设置的间隔壁,所述间隔壁将所述绝缘主体内部分割成第一收容空间与第二收容空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间隔壁上设置有槽道供所述至少一组电路板插入。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至少一组电路板包括一对平行设置的电路板。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路板具有定位机构、限位机构,所述绝缘主体具有与所述定位机构相配合的定位槽、与所述限位机构相配合的限位槽。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主体还设有与所述定位槽配合使用的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有定位块。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主体还具有便于手持操作的弹片机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器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提供一个绝缘主体,所述绝缘主体具有沿长度方向形成之第一收容空间与第二收容空间;
提供至少一个电路板,所述至少一个电路板具有容纳于第一收容空间的前端及容纳于第二收容空间的后端,前端设有电性触点;
提供线缆并将所述线缆电性地、机械地连接至所述至少一个电路板之后端;
向第二收容空间内注入塑料以形成固定件。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线缆与所述电路板的连接处具有焊点,所述固定件包覆所述焊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路板还具有止挡机构,以容纳塑料形成固定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通过沿该绝缘主体长度方向形成有第一收容空间与第二收容空间,分别用于收容电路板的前端和后端,简化了电路板与绝缘主体的组装工序,方便使用;另外,将第一收容空间与第二收容空间巧妙地形成于同一个绝缘主体上,节约材料,进一步降低了成本。同时,设有电性触点的前端容纳于第一收容空间,而与所述线缆电性连接的后端收容于第二收容空间内,一方面在线缆、电路板与所述绝缘主体固定时,可以避免对前端的电性触点带来的损坏,安装方便;另一方面可以有效避免焊点裸露于外,给后期使用留下不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线缆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线缆连接器的分解图图。
图3是本发明的绝缘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的仰视图。
图6是图3的立体图。
图7是图3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的线缆连接器,用于miniSAS连接器,其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成本低廉。
如图1至图2所示,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缆连接器100,包括绝缘主体1、至少一组电路板2、与所述电路板2电性连接的线缆3及用于固定线缆3、电路板2与绝缘主体1的固定件(未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凡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14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动汽车电池连接插头
- 下一篇:多功能接地线绝缘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