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热泵回收循环冷却水余热的节能量确定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10146.6 | 申请日: | 2014-07-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894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利;周连升;张宇;甘智勇;王建;屈斌;王梓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5B30/06 | 分类号: | F25B30/06 |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回收 循环 冷却水 余热 节能 确定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火力发电节能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利用热泵回收循环冷却水余热的节能量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汽轮机冷源损失是当前火电厂热力系统中最主要的损失之一,占机组总吸热量的40%左右,很大一部分能量由于不能充分利用而白白损失掉。随着企业间竞争的加剧和日趋严格的节能减排及环保要求,进一步降低汽轮机冷源损失,节省燃料消耗,减少污染排放,利用吸收式热泵对汽轮机凝汽器循环冷却水进行余热回收,可以增大机组对外供热量,又能够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但是对于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凝汽器循环冷却水余热的节能量具体数值尚无成套的计算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出一种利用热泵回收循环冷却水余热的节能量确定方法。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利用热泵回收循环冷却水余热的节能量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如下:
(1)热泵从凝汽器循环冷却水中吸收余热量的确定;确定使用的公式为:
My=Qin·(Hout-Hin)=Qin·[f(Pout,Tout)-f(Pin,Tin)]
式中:My为热泵从凝汽器循环冷却水中吸收的余热量,kW;Qin为凝汽器循环冷却水供水流量,t/h,在系统中Qin=Qout;Hout为凝汽器循环冷却水回水焓值,kJ/kg,可以通过其压力Pout和温度Tout查表得到;Hin为凝汽器循环冷却水供水焓值,kJ/kg,可以通过其压力Pin和温度Tin查表得到;
(2)提升凝汽器压力后机组发电功率减少量的确定;确定公式为:
ΔN=N×(P1-P0)×η
式中:ΔN为提升凝汽器压力后机组发电功率减少量,kW;N为机组发电机功率,kW;P1为提升后的凝汽器压力,kPa;P0为正常运行时的凝汽器压力,kPa;η为凝汽器压力变化对机组发电机功率影响的修正系数,%/kPa;
(3)利用热泵回收凝汽器循环冷却水余热节能量的确定,确定公式为:
G=(My×κ-ΔN×τ)×h
其中,利用热泵回收凝汽器循环冷却水余热节能量以标准煤的形式表示,
式中:G为利用热泵回收凝汽器循环冷却水余热节能量,吨/年;κ为机组平均供热煤耗,g/MJ;τ为机组平均供电煤耗,g/(kW.h);h为机组年运行小时数,小时。
而且,所述步骤(1)公式中各数据量均来自于统计时间段内机组DCS系统数据。
而且,所述步骤(2)公式中各数据量的来源分别为:
①机组发电机功率N来自于统计时间段内机组DCS系统数据;
②提升后的凝汽器压力P1来自于统计时间段内机组DCS系统数据;
③正常运行时的凝汽器压力P0来自于机组历史运行数据;
④凝汽器压力变化对机组发电机功率影响的修正系数η来自于机组设计说明书。
而且,所述步骤(3)公式中各数据量的来源分别为:
①机组平均供热煤耗κ为历史统计数据;
②机组平均供电煤耗τ为历史统计数据;
③机组年运行小时数h为历史统计数据。
本发明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本发明利用吸收式热泵回收凝汽器循环冷却水余热用于加热热网循环水,降低汽轮机的冷源损失,同时增加对外供热量,减少燃煤消耗量,达到节能的目的。本发明通过对系统分析,成功实现对利用热泵回收凝汽器循环冷却水余热节能量的计算,思路严谨、计算科学,对余热的回收效率及余热回收的工艺改进都具有重大意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利用热泵回收凝汽器循环冷却水余热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做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未经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1014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基于色度差判断复合绝缘子运行寿命的方法
- 下一篇:虚拟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