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鱼腥草多糖在制备防治甲型流感与病毒性肺炎的药物中的用途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309126.7 申请日: 2014-06-30
公开(公告)号: CN105311048B 公开(公告)日: 2019-01-15
发明(设计)人: 陈道峰;朱海燕;力弘;史训龙;卢燕;周珮 申请(专利权)人: 复旦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1/715 分类号: A61K31/715;A61P31/16;A61P31/12;A61P11/00
代理公司: 上海元一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68 代理人: 吴桂琴
地址: 200433 *** 国省代码: 上海;31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鱼腥草 多糖 制备 防治 流感 病毒 性肺炎 药物 中的 用途
【说明书】:

发明属中药领域,具体涉及鱼腥草多糖在制备防治流感及病毒性肺炎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从中药鱼腥草中分离提取得到总多糖提取物,平均产物收率为3.65%,多糖含量超过70%。所述鱼腥草总多糖提取物经整体实验证实,对甲型流感病毒H3N2/H1N1两种病毒诱导的小鼠急性肺损伤有显著的治疗作用,其通过其抗炎机制,降低肺的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肺水肿、抑制全身和肺部局部炎症反应,抑制炎症转录因子NFκB的表达,从而减少急性肺损伤。鱼腥草多糖可进一步用于制备防治流感及病毒性肺炎的药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中药领域,涉及中药鱼腥草多糖新的药物用途。具体涉及鱼腥草多糖在制备防治甲型流感与病毒性肺炎的药物中的用途。

背景技术

研究报道,病毒性肺炎(viral pneumonia)是由多种病毒感染而引起的肺部炎症,通常是由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向下蔓延所致。引起肺炎的病毒以流感病毒为常见,还包括副流感病毒,巨细胞病毒、腺病毒、鼻病毒、冠状病毒和某些肠道病毒等也可导致病毒性肺炎。甲型流感病毒是引起人和禽类呼吸道疾病的重要病原体。流感病毒侵入细支气管上皮引起细支气管炎,感染波及肺间质与肺泡而致肺炎。流感病毒一方面在呼吸道上皮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内复制,损伤肺组织,破坏气体交换屏障;另一方面,通过巨噬细胞、分叶核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以及内皮细胞等释放大量细胞因子,宿主免疫机制被过度激活并失控,导致急性肺损伤(孙婉容,吴琦,邵世峰.国际呼吸杂志,2011,14:1094-1096)。在机体抗病毒感染免疫的过程中,早期起作用的是以巨噬细胞、干扰素和NK细胞为主的非特异性免疫,后期则是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起作用。在流感病毒感染的过程中,单核/巨噬细胞活化产生多种细胞因子,以网络的形式在调节机体的免疫应答和炎症反应中起着重要作用(侯佩莉,张茂林,李影,关振宏.动物医学进展,2010,10:108-112)。

病毒性肺炎主要病理改变是肺泡水平的气体交换障碍,病毒感染后所致的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可引发患者出现呼吸窘迫和严重的低氧血症。研究表明单核细胞浸润、肺泡水肿是形成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高及肺水肿的病理基础,病毒感染诱发的肺损伤,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严重的可以导致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甚至死亡。本发明证实了鱼腥草多糖对甲型流感病毒诱导的急性肺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

鱼腥草是我国的常用中药,临床应用十分广泛。鱼腥草(Herba Houttuyniae)为三白科植物蕺茶属蕺菜(Houttuynia cordata)的全草。性味辛、寒,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利尿通淋之功效,主要应用于肿痈化脓、痰热喘咳、热痢热淋、痈肿疮毒等(中国药典一部。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文献报道,鱼腥草全株均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酵母菌(王健,史玉,张永泽等.河北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2:104-106);鱼腥草挥发油对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杨慧,李剑琦,杨斌等.江西医药,2006,12:960-961);鱼腥草注射液(全草水提物)肌注能明显降低甲型流感病毒H1N1感染小鼠死亡率,降低肺指数和抑制肺内增殖作用(刘方舟,时瀚,时宇静等.药学学报,2010,3:399-402);鱼腥草全草也可以抗单纯疱疹病毒(HSV)、SARS病毒(ChenX,WangZ,YangZetal.AntiviralRes.2011,2:341-345;LauKM,Lee KM,Koon CMetal.JEthnopharmacol.2008,118(1):79-85.)。以上研究均未涉及鱼腥草多糖对病毒诱导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综观国内外的研究,均未见报道鱼腥草多糖治疗病毒诱导急性肺损伤的药效及其药物研究。

本申请的发明人拟提供中药鱼腥草多糖新的药物用途,尤其是鱼腥草多糖在制备防治甲型流感与病毒性肺炎的药物中的用途。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鱼腥草总多糖在制备抗流感和病毒性肺炎药物中新的药物用途。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复旦大学,未经复旦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91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