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发泡水泥保温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8913.X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587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24 |
发明(设计)人: | 王卫东;高琍玲;马成良;蒋立新;张营;宣君;冯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新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38/02 | 分类号: | C04B38/02;C04B28/04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王云 |
地址: | 2124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泡 水泥 保温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保温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发泡水泥保温板。
背景技术
《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通过采用新型墙体材料,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用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和通道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的活动。目前大量的有机易燃保温材料充斥中国的建筑保温市场,这些在欧美已受到限制或禁止使用的易燃材料竟占据了我国保温材料市场的80%,也正因为其易燃性,酿成多起重特大火灾事故,因此催生了A级保温材料的大发展。发泡水泥保温板具有导热系数低、保温隔热性能好、耐高温、耐老化、A1级不燃性能,且原料易得,与建筑同寿命,广泛运用于建筑业墙体保温工程和防火门芯板的制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性能好、重量轻、强度高、成本低的发泡水泥保温板。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发泡水泥保温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水泥45‐55份,粉煤灰12‐18份,聚丙烯纤维0.35‐0.5份,稳泡剂1.5‐2.5份,速凝剂4‐6份,双氧水3.5‐4.0份,水36‐40份。
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52.5级及以上。
所述速凝剂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高铝水泥:碳酸锂=100:1。
所述稳泡剂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硬脂酸2‐3份、聚乙烯醇3.4‐4.5份、氨水2.5‐4.0份、水40‐45份。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采用本发明的配方,生产的发泡水泥保温板,导热系数≤0.05W/(m·k),容重在200‐350kg/m3,抗压强度达到0.6MPa,抗拉强度≥0.15MPa,燃烧等级达到A级完全满足JG/T041‐2011《复合发泡水泥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的要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发泡水泥保温板,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水泥45份,粉煤灰12份,聚丙烯纤维0.35份,稳泡剂1.5份,速凝剂4份,双氧水3.5份,水36份。
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52.5级。
所述速凝剂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高铝水泥:碳酸锂=100:1。
所述稳泡剂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硬脂酸2份、聚乙烯醇3.4份、氨水2.5份、水40份。
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a、将泥45份,粉煤灰12份,聚丙烯纤维0.35份加入到36份水后搅拌2min;
b、将稳泡剂1.5份,速凝剂4份加入上述搅拌锅内,继续搅拌2‐3min;
c、最后将双氧水双氧水3.5份加入搅拌7‐10s后,倒入模具即可得到所述发泡水泥保温板。
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配方,具体如下:
一种发泡水泥保温板,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水泥55份,粉煤灰18份,聚丙烯纤维0.5份,稳泡剂2.5份,速凝剂6份,双氧水4.0份,水40份。
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53级。
所述速凝剂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高铝水泥:碳酸锂=100:1。
所述稳泡剂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硬脂酸3份、聚乙烯醇4.5份、氨水4.0份、水45份。
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配方,具体如下:
一种发泡水泥保温板,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水泥50份,粉煤灰15份,聚丙烯纤维0.45份,稳泡剂2份,速凝剂5份,双氧水3.8份,水38份。
所述水泥为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为54级。
所述速凝剂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高铝水泥:碳酸锂=100:1。
所述稳泡剂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硬脂酸2.5份、聚乙烯醇4.0份、氨水3.0份、水42份。
实施例4: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所不同的是配方,具体如下:
一种发泡水泥保温板,包括以下组分:按重量份数配比,水泥50份,粉煤灰15份,聚丙烯纤维0.4份,稳泡剂2.0份,速凝剂5份,双氧水3.7份,水38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新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新光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891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