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悬浮窗口关闭方法及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07743.3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4990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9-17 |
发明(设计)人: | 杜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安兔兔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8 | 分类号: | G06F3/0488 |
代理公司: | 北京柏杉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13 | 代理人: | 马敬;项京 |
地址: | 100041 北京市石景山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浮 窗口 关闭 方法 装置 | ||
1.一种悬浮窗口关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得针对于显示在用户界面上的悬浮窗口的触摸手势;
判断所获得的触摸手势是否为预设触摸手势,如果是,生成悬浮窗口关闭指令;
响应所述悬浮窗口关闭指令,关闭所述悬浮窗口;
其中,所述悬浮窗口悬浮显示在所述用户界面上,在用户未对所述悬浮窗口进行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悬浮窗口保持在固定位置且不随所述用户界面的改变而改变。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触摸手势包括双击所述悬浮窗口的双击手势、按住所述悬浮窗口的时间超过预设阈值的长按手势、向预定方向拖动所述悬浮窗口的拖动手势、将所述悬浮窗口拖动到预定区域的拖动手势、将所述悬浮窗口拖动到预定区域且拖动轨迹到达所述预定区域的预定边缘的拖动手势、针对于所述悬浮窗口的合拢手势、针对于所述悬浮窗口的张开手势中的至少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于所述悬浮窗口的合拢手势,包括:
针对于所述悬浮窗口的双指合拢手势;
其中,所述双指合拢手势形成两条滑动轨迹,且所述两条滑动轨迹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均位于所述悬浮窗口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条滑动轨迹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均位于所述悬浮窗口内,具体为:
所述两条滑动轨迹的起始点均位于所述悬浮窗口内,所述两条滑动轨迹的至少一个终止点位于以特定线段为直径的圆形区域内;
其中,所述特定线段以所述两条滑动轨迹的起始点作为端点,或者,所述特定线段以位于所述两个起始点所构成线段上的两个点为端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于所述悬浮窗口的合拢手势,包括:
针对于所述悬浮窗口的多指合拢手势;
其中,所述多指合拢手势形成至少三条滑动轨迹,且所述至少三条滑动轨迹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均位于所述悬浮窗口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三条滑动轨迹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均位于所述悬浮窗口内,具体为:
所述至少三条滑动轨迹的起始点均位于所述悬浮窗口内,所述至少三条滑动轨迹的至少一个终止点位于以所述至少三个起始点中的每三个起始点所构成的圆形的重叠区域内。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于所述悬浮窗口的张开手势,包括:
针对于所述悬浮窗口的双指张开手势;
或者,
针对于所述悬浮窗口的多指张开手势。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浮窗口为具有对触屏式电子设备进行性能评测的功能的应用所提供的悬浮窗口。
9.一种悬浮窗口关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触摸手势获得模块,用于获得针对于显示在用户界面上的悬浮窗口的触摸手势;
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获得的触摸手势是否为预设触摸手势,如果是,触发指令生成模块;
指令生成模块,用于生成悬浮窗口关闭指令;
指令响应模块,用于响应所述悬浮窗口关闭指令,关闭所述悬浮窗口;
其中,所述悬浮窗口悬浮显示在所述用户界面上,在用户未对所述悬浮窗口进行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悬浮窗口保持在固定位置且不随所述用户界面的改变而改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触摸手势包括双击所述悬浮窗口的双击手势、按住所述悬浮窗口的时间超过预设阈值的长按手势、向预定方向拖动所述悬浮窗口的拖动手势、将所述悬浮窗口拖动到预定区域的拖动手势、将所述悬浮窗口拖动到预定区域且拖动轨迹到达所述预定区域的预定边缘的拖动手势、针对于所述悬浮窗口的合拢手势、针对于所述悬浮窗口的张开手势中的至少一种。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对于所述悬浮窗口的合拢手势,包括:
针对于所述悬浮窗口的双指合拢手势;
其中,所述双指合拢手势形成两条滑动轨迹,且所述两条滑动轨迹的起始点和终止点均位于所述悬浮窗口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安兔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安兔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774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边坡防护结构构件
- 下一篇:气体发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