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生成小区切换序列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410307488.2 | 申请日: | 2014-06-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66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慧莲;唐学军;傅强;罗凌;肖慧桥;李民;吴洪伟;梅国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W36/00 | 分类号: | H04W36/00;H04W36/08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博世达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1274 | 代理人: | 申健 |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成 小区 切换 序列 方法 装置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生成小区切换序列的方法和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能够提高生成小区切换序列的全面性和准确性。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从信令平台获取信令数据,并根据信令数据,得到指定道路上的用户和道路时间;根据指定道路上的用户和道路时间,获取用户在道路时间中产生的业务信息;根据业务信息,获取用户接入的小区的标识和用户接入小区的时间;利用用户接入的小区的标识和用户接入小区的时间,生成指定道路的小区切换序列。本发明适用于生成小区切换序列的场景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生成小区切换序列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用户终端在道路交通干线上进行通信,会经过多个小区,为了保证用户终端在道路交通干线上通信的质量,运营商网络需要对道路交通干线的通信情况进行监控和优化。为了监控道路交通干线的通信情况,在现有技术中,采用的是在道路交通干线上驱车测试,利用扫频设备进行扫频,得到道路交通干线经过的小区信号,根据得到的小区信号,生成小区切换序列,从而根据小区切换序列的小区切换、小区信号质量等信息,对道路交通干线的通信网络进行优化。
但是,在一条道路交通干线上往往存在多条车道,因为不同的车道位置不同,且小区信号是时刻变化的,所以在不同的车道上扫频得到的小区信号也不同,而在道路交通干线上的驱车测试很难覆盖所有的车道,通过扫频得到的小区信号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都较低,从而导致生成的小区切换序列的全面性和准确性都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成小区切换序列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提高生成小区切换序列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成小区切换序列的方法,包括:
从信令平台获取信令数据,并根据所述信令数据,得到指定道路上的用户和道路时间,所述道路时间表示所述用户在所述指定道路上的时间;
根据指定道路上的所述用户和所述道路时间,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道路时间中产生的业务信息;
根据所述业务信息,获取所述用户接入的小区的标识和所述用户接入所述小区的时间;
利用所述用户接入的所述小区的标识和所述用户接入所述小区的时间,生成所述指定道路的小区切换序列,所述小区切换序列用于描述在所述指定道路上所述用户在经过的小区中切换的情况。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成小区切换序列的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从信令平台获取信令数据,并根据所述信令数据,得到指定道路上的用户和道路时间,所述道路时间表示所述用户在所述指定道路上的时间;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指定道路上的所述用户和所述道路时间,获取所述用户在所述道路时间中产生的业务信息;
第三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信息,获取所述用户接入的小区的标识和所述用户接入所述小区的时间;
生成模块,用于利用所述用户接入的所述小区的标识和所述用户接入所述小区的时间,生成所述指定道路的小区切换序列,所述小区切换序列用于描述在所述指定道路上所述用户在经过的小区中切换的情况。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小区切换序列的方法和装置,能够根据从信令平台获取的信令数据,得到指定道路上的用户和用户在指定道路上的时间,从而获取指定道路上的用户接入的小区的标识和接入小区的时间,生成小区切换序列。与在道路上通过驱车测试获取小区信号,从而生成小区切换序列的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发明方案中,利用从信令平台获取的海量信令数据,能够获取大量的用户在指定道路上接入的小区的标识和接入小区的时间,大量的用户分布于指定道路的各个车道上,从而使得获取到的道路交通干线经过的小区的相关数据较现有技术更加全面、准确,进而提高了生成的小区切换序列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74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