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生物沥浸反应进行污泥脱水的工艺有效
申请号: | 201410306890.9 | 申请日: | 2014-06-3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7911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发明(设计)人: | 张卫华;张大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国通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1/02 | 分类号: | C02F11/02;C02F11/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泽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19 | 代理人: | 苏培华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生物 反应 进行 污泥 脱水 工艺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生物沥浸反应进行污泥脱水的工艺和方法。所述工艺包括:设置污泥预曝气池,所述污泥预曝气池的有效池容按照预设的水力停留时间设计;将污泥浓缩池的浓缩污泥通过所述污泥浓缩池出泥管道进入所述污泥预曝气池,所述浓缩污泥的含水率为98%;在所述污泥预曝气池对所述浓缩污泥进行曝气生物处理;经好氧反应后的浓缩污泥通过所述污泥预曝气池的排泥管道进入污泥生物沥浸池,加入生物沥浸工艺的专用生物营养剂;采用板框压滤机对所述污泥生物沥浸池中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得到含水率小于60%的干化污泥。本发明可以解决现有的生物沥浸反应进行污泥脱水时存在的生物营养剂消耗过大,和反应时间较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环境工程技术和污泥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利用生物沥浸反应进行污泥脱水的工艺和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城镇污水处理行业近年来的快速发展,污泥产量也越来越多,污泥的后续处理成了许多城镇污水处理厂的难题,因此提高污泥脱水性,可实现污泥减量化,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环保社会效益。
近期出现一种污泥生物调理新的生物沥浸技术,是指将浓缩污泥通过菌类微生物(例如,亚铁硫杆菌,嗜酸硫杆菌等)等多种微生物在好氧的情况下作用于污泥,打破污泥的絮凝结构,改善污泥的沉降性能,从而改变污泥的脱水性能,达到污泥脱水效果明显的目的,实现污泥的深度干化。
上述生物沥浸干化技术的最主要的缺点如下:
1)生产运行需要投加较大量生物营养剂:维持生物的生长繁殖需要添加一定比例的生物营养剂,此营养剂需要额外添加。通常营养剂投加量为处理污泥中干物质的质量的15%左右。
2)生物沥浸工艺是处理初沉泥和剩余污泥混合液,初沉泥由于未经过曝气好氧生物反应处理,处于厌氧阶段,其厌氧反应产生的小分子有机酸会对生物沥浸工艺中的特定微生物生长有一定抑制作用;当混合液中初沉泥的量较大时,需要相应增加投加生物营养剂保证生物沥浸特定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污泥中干物质的质量进行计算,当初沉泥占总进泥40%-50%时,需要增加20%-30%的生物营养剂投加量。
3)在生物沥浸反应阶段需要40-48小时左右才能完成,即生物沥浸池的水力停留时间HRT=40-48h,反应需要时间较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利用生物沥浸反应进行污泥脱水的工艺和方法,以解决现有的生物沥浸反应进行污泥脱水时存在的生物营养剂消耗过大,和反应时间较长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沥浸反应进行污泥脱水的工艺,包括:
设置污泥预曝气池,所述污泥预曝气池的有效池容按照预设的水力停留时间设计;
将污泥浓缩池的浓缩污泥通过所述污泥浓缩池出泥管道进入所述污泥预曝气池,所述浓缩污泥的含水率为98%;
在所述污泥预曝气池对所述浓缩污泥进行曝气生物处理,利用所述浓缩污泥中自带的好氧型微生物进行好氧反应,将所述浓缩污泥中由于长时间厌氧而产生的小分子有机酸有效分解,降低所述浓缩污泥中影响抑制生物沥浸微生物反应的有机酸;
经好氧反应后的浓缩污泥通过所述污泥预曝气池的排泥管道进入污泥生物沥浸池,加入生物沥浸工艺的专用生物营养剂,所述生物营养剂的投加量为所述浓缩污泥的绝干量的10%-12%;
采用板框压滤机对所述污泥生物沥浸池中污泥进行脱水处理,得到含水率小于60%的干化污泥。
优选地,所述污泥预曝气池的底部铺设有微孔曝气盘,所述污泥预曝气池的曝气方式采用鼓风机通过所述微孔曝气盘向所述污泥预曝气池充氧,充氧时控制溶解氧浓度为3mg/l-6mg/l,或采用水处理微生物反应的曝气方式。
优选地,所述污泥预曝气池为新建的污泥预曝气池、或是经改造的污泥浓缩池、或是经改造的部分生物沥浸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国通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国通环保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689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滤饼深度脱水方法及装置
- 下一篇:一种栅栏面靠背式组合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