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DragonVVP-VBF组件化开发框架平台工具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410306881.X | 申请日: | 2014-07-0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123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10-29 |
发明(设计)人: | 曾安里;高雨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曾安里;高雨青 |
主分类号: | G06F9/44 | 分类号: | G06F9/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dragonvvp vbf 组件 开发 框架 平台 工具 系统 | ||
一、技术领域
所属的技术领域:电子信息-计算机及网络产品-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
本发明专利是一种用于组件化建模与仿真的开发与运行的工具、是国产的自主可控的仿真开发与运行框架平台。
本发明专利用于填补国内空白,解决国产化、替代美国商业仿真软件产品的目的。主要应用技术领域:
①航天领域的建模与仿真,如卫星、运载火箭、导弹轨道预报算法模型等生成位置和姿态数据,空天飞机、地面站和恒星数据库、遥感器类型、探测目标、可见性及遥控器覆盖分析提供分析引擎,用于任务数据计算分析并可在二维地图和三维显示环境显示,轨道机动、精确定轨、实时操作等高级约束条件定义对于特定的分析。
②航空领域的建模与仿真,如空品飞行器的飞行仿真:巡航弹、无人机、有人机如预警机空基平台、坐标类型和坐标系统、以及空域、气象、电磁环境。
③传感器建模与仿真:通信与链路分析、雷达与电磁分析、干扰与对抗分析、侦察与探测覆盖分析、声纳探测分析、光学成像分析。
二、背景技术
本发明专利是就是一种国产平台的、用于组件化建模与仿真开发与运行的工具,填补国内空白。
目前国内航天航空航海航陆领域的、国防军工研究所和国内宇航专业的各大学、研究院所,普遍使用国外的建模与仿真开发工具,在建模与仿真工具软件方面,缺乏一款国产组件化开发与运行框架,实现主控调用组件与插件机制的一套开放平台。
目前国内尚无采用主控+注册组件与插件机制的组件化建模与仿真商业软件、工具、平台,同时能够支持跨操作系统(Windows、Liunx、国产操作系统:32位/64位)。
本发明专利自2010年研制成功之后,已经用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科学研究院、中电10所、14所、28所、54所,总装航天城测通所、装备学院、二炮装备研究院、空军装备研究院、船舶709所、航天704所、503所等相关航天领域的科研单位,以及北航宇航学院、北理工宇航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长沙国防科技大学等院校。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专利是一种基于C++开发的国产的、能够在Windows、Liunx等操作系统运行、可支持组件化开发集成的底层软件平台,物理形态为一系列动态库、资源文件、工具和数据文件,用于航天、航 空、航海等领域的建模与仿真的开发与运行框架平台工具系统,属于国产商业化的组件化仿真开发平台工具系统。具体内容如下:
(1)本发明专利是以国产技术研发的“DragonVVP-VBF组件化开发框架平台工具系统”,支持组件化开发集成环境的开发框架软件平台,实现主控+注册组件/插件+调用机制的组件化的开发与运行,解决国外软件底层平台不开放的难题。
(2)依据DragonVVP-VBF组件化开发框架平台定义的组件开发规范、进行开发的上层组件(应用层与中间层组件),实现组件式开发框架底层平台与应用无关,中间件层由专业模型组件和功能组件组成,应用层与用户业务定制相关,实现模型性能验证仿真框架、模型组件、模型参数、模型数据(文件)、界面五者相分离。
(3)底层基于C++、避免了微软COM+组件不能跨操作系统的限制,能够在Windows XP/7、Liunx、国产(中标麒麟)32位/64位操作系统运行,QT+VxWorks5.5/6.6环境中运行。
(4)组件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的通信代理实现与其它组件的通信,完成组件间信息的转发和传递,为各组件创建所需的线程上下文,提供组件间的同步和异步结构化消息传递,从而构成完整的上层应用。
(5)组件式开发集成中间件负责为所有的功能组件提供统一的生命周期管理和运行支撑环境,负责框架内通用基础功能的管理,支持框架SDK的运行。DragonVVP-VBF组件式开发框架平台为上层组件提供了一系列SDK接口,上层组件通过SDK接口的调用,实现对平台底层功能的访问。
(6)DragonVVP-VBF组件式开发框架平台内部的各模块同样为一系列功能组件,可以通过加载、卸载组件实现DragonVVP-VBF组件式开发框架平台功能的扩展。DragonVVP-VBF组件式开发框架平台还提供了一系列辅助开发、调试工具,便于上层业务组件的开发、集成。
四、附图说明
参照以下说明、所附权利要求以及附图,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专利的功能和方法,这些设计构思及其技术特征,说明书附图中给出本发明专利的各功能模块之间的计算机程序的主要流程图,技术方案、整体设计、工作过程和步骤的技术特征、优点方面,在发明创新系统的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曾安里;高雨青,未经曾安里;高雨青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30688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